沂水縣農業農村局 2022-11-06 10:11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糧食安全戰略是國家戰略。今年以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沂水縣嚴格落實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積極作為,推動糧食相關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把“糧袋子”裝滿裝實。
增糧食產能“加”產量。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穩定種糧面積,落實夏糧種植面積24.5萬畝、秋糧種植面積49.5萬畝。提升耕地質量,加強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項目管護,大力推進水源工程建設,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提升農田灌溉效率和農業生產效益。提高種糧科技貢獻率,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助力增效增收,推進良種良法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落實良種統供,實現優質糧食品種的逐步更新。開展科技指導服務1607次,培訓農民5596人次,推動農機農藝融合,加強栽培、育種、植保、農機等合作,提高糧食生產率和產量。積極應對上半年旱情,縣領導直接包扶11萬畝無水澆地塊,干部群眾齊上陣,小麥總產89831噸,圓滿完成夏糧收獲任務。
全鏈條節糧“減”損耗。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沂水縣從生產、儲藏,再到運輸、加工,著力在每一個環節精打細算,千方百計算好每一筆“糧食賬”,增加糧食有效供給的“無形良田”。制定印發《沂水縣小麥機收減損技術指導意見》,統一新型農機操作標準,麥收期間召開全縣小麥機收減損現場會,培訓機手規范使用機具,提升全縣機手操作水平,把機收損失率控制在1%以內。實施9400噸綠色倉儲提升項目,防蟲防鼠防潮,大力宣傳推廣農戶綠色儲糧意識和技術,保障糧食品質。引導糧食加工企業應用節糧減損新技術、新工藝,促進糧食綜合利用,減少糧食損失浪費。在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中增強全民愛惜糧食、節約糧食意識。
聚資源投入“乘”效益。統籌政策項目投入扶持糧食生產,發揮好“倍乘”效應,帶動資金、科技、信息、管理等關鍵要素投入糧食生產,進而事半功倍筑牢糧食安全基石。今年以來,優化種糧結構,創新水稻旱直播覆膜技術,為全省提供可復制、可推廣樣板。有序推進5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高標準水肥一體化示范區15處、3000畝。全面落實小麥最低收購價、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用好產糧大縣支持獎勵資金,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20.94萬畝,實現了種糧農民節本增收。引導和推動土地有序流轉,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培育高素質農民,推動糧食種植新型經營主體與小農戶優勢互補、分工合作、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等方式抱團發展,提高糧食生產組織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降低種糧生產成本,增加糧食生產收益,讓種糧農民不吃虧、有錢賺,有效解決“無人種地、不愿種地、種地不掙錢甚至種地賠錢”問題,保護種糧積極性。
守安全底線“除”風險。加強耕地保護,有序解決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完善糧食作物防災減災監測應急,有效應對旱澇災害,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免除種糧農民后顧之憂,賠付受災糧田1.99萬畝。對全縣20畝以上小麥種植集中區開展兩輪13余萬畝次“一噴三防”作業,有效防治小麥條銹病等病蟲害;成功創建“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促進糧食作物農藥減量控害。建設20處糧食應急供應網點,實現鄉鎮全覆蓋,新發展糧食應急加工企業3家、應急配送企業4家。對涉糧食品生產企業開展三標管理和清潔工廠行動,加大糧食收購價格、計量等執法力度,檢查整改涉糧單位計量問題12項;統籌疫情防控和糧食供應,確保供應充足、價格平穩。“三夏”期間科學制定防范預案和技術方案,及時調度救災物資和技術力量,排除1.4萬畝秋糧澇情,及時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食心蟲、地老虎等糧田3720.2畝,做到有效防災、科學抗災,確保秋糧安全成熟,全力以赴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沂水縣農業農村局)
安全生產知識科普——農事用火篇
國慶假期全國安全形勢總體平穩
農村公路服務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
開創維護國家安全的嶄新局面——新時代中國維護國家安全述評
助力糧食安全,玉米孢囊線蟲有了檢測“神器”
農業農村部長江辦對國慶及“二十大”期間相關漁政船艇安全管理工...
習近平回信勉勵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
視頻|100秒帶你看“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的“山東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