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 2022-10-10 03:44
乘著怡人微風,沿天山公路驅車向西,一路風光惹人醉。
寸草不生的荒涼戈壁灘、層巒疊嶂的高山草場、宛如烈焰的丹霞地貌、壯闊秀麗的高峽水庫……300多公里的省道,就是一個風光旖旎的絕美畫廊。
時至晌午,記者一行來到了昌吉回族自治州瑪納斯縣旱卡子灘鄉閩瑪生態村。走進毗鄰公路的一家牧家樂,屋里擺著深色木質桌椅,看上去干凈整潔、素雅清爽。剛剛坐定,40多歲的哈薩克族老板杰恩斯·庫了肯便拎著銅茶壺走過來招呼:“想吃點兒啥嗎?熏馬肉、熏馬腸、大盤土雞?先嘗嘗哈薩克奶茶,味道很不一樣哦!”
杰恩斯告訴記者,閩瑪生態村是在哈薩克族牧民聚居的冬牧場上建成的,過去人們以游牧為主、逐水草而居,現在都在這里定居了。“好日子都是黨給的。現在村里又幫我添置了兩個哈薩克氈房,能夠容納50人。還幫我蓋了牲畜暖圈,我養了10頭牛。”
聞訊而來的村黨支部書記達爾汗·卡克爾汗介紹,這里原來是個貧困牧業村,福建三明對口援建的生態移民工程,在這里建成了全疆第一個高標準牧民定居新村,現在全村572戶農牧民全部搬進了定居房,家里裝上了供排水和暖氣,娃娃上學近,衛生院也不遠,看病有醫保,養牛養羊有補貼,全村人均年收入近2萬元。為了感謝援疆工程,村子也改名為“閩瑪生態村”。
杰恩斯跟達爾汗打趣說,村支書也是村子的致富帶頭人,他家養了60多峰駱駝,每天賣駝奶的收入就有1000多元。達爾汗一臉憨笑,露出對生活的滿足。
從牧家樂的前院向遠處望去,美麗的依連哈比爾尕山頂上,雪與云交織在一起。清澈的瑪納斯河水,在陽光下泛出粼粼波光。沿河展開的草原已微微泛黃,白色的羊群迍迍覓草。好一幅初秋牧羊圖。我們想,閩瑪生態村的人們把生態飯吃出了好滋味。
作者:趙明浩 劉陸
夾金山下那抹靚麗的“玫瑰紅”
遼寧莊河:生態優先闖出振興發展新路
喜迎二十大|天祝:“牧區繁育 農區育肥”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
我們這十年?生態改善|青藏之眼 綠色天祝——天祝縣創建國家生態...
美麗中國展新顏——新時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述評
首屆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論壇在京舉行
習語阡陌第78期:“凈化修復農村基層政治生態”
終南山下,被“藝術鄉建”改變的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