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云 2022-11-19 02:25
十年前,PM2.5是懸浮在空氣里令人憂心忡忡的詞匯;十年后,藍天白云從“奢侈品”變為“日常用品”,“南寧藍”成為市民朋友圈的“爆款”圖片。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堅持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走出了一條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共贏之路。
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南寧藍”常駐。記者?黃維業 攝
“南寧藍”,成生態環境金字招牌
十年前,空氣污染一度成為市民的“呼吸之痛”,這背后是公眾對空氣質量的擔憂與焦慮。
還老百姓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南寧市以“不容一粒沙”的決心將改善空氣質量作為重大民生工程來抓,相繼出臺《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穩定達標規劃》《南寧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先后實施“集中整治年”“制度建設年”“精細化管理年”項目,以實際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治理成效滿足人民群眾對藍天白云、清新空氣的需求。
深入開展揚塵聯防聯控、工業污染源治理、移動源污染防治等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嚴禁工地黃土裸露、露天燒烤、高排放車輛進城,嚴控秸稈焚燒和提高秸稈資源化利用率,對餐飲門店安裝油煙凈化設備,整治涉VOCs(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隨著一系列精準防控“組合拳”打出,我市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南寧藍”成為首府南寧生態環境金字招牌。
十年后的首府南寧,“藍天白云”“繁星閃爍”的美景屢屢刷屏朋友圈。今年1—7月,南寧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7.2%,優于年度目標1.8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6.8%。空氣質量綜合指數2.90,同比下降(變好)13.4%,提前完成2022年大氣主要污染物累計減排任務。
8月,南寧市環境空氣質量為優20天、良11天,空氣質量優良率100%。1—8月,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南寧市空氣質量排名第16。
水清河暢,建成區黑臭水體清零
陽光下的那考河,魚翔淺底、綠意涌動,這里是人們休閑的好去處,也是南寧市治理黑臭水體及海綿城市建設的重要示范項目。
2015年,那考河流域PPP綜合治理項目啟動,南寧城市水環境治理模式有了新改變:以PPP模式為核心、以全流域治理理念和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為經緯,通過社會資本引入,河道全線截污,海綿城市技術“造血”,把長6.35公里的那考河打造成一個生態海綿體。
把黑水變成清水,把河道嵌入綠道,從那考河到沙江河、心圩江、水塘江,南寧運用新理念、新模式接續治水,讓建成區13條城市內河38個黑臭河段重獲新生。
將水環境治理的“觸角”延伸開來,編織成一條川流不息的生態“長廊”。經過整治的百里秀美邕江集防洪、飲用水源保護、通航能力提高、水質改善、水資源開發利用和休閑景觀建設于一體,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完美契合。
近年來,我市按照“保好水、護飲水、治差水”要求,加快工業、城鎮、農業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進一步完善河湖長制,百姓“水缸”安全得到保障。全市主要流域水質優良比例連續多年達100%;市縣兩級飲用水水源水質100%達標;建成區黑臭水體實現清零,那考河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成為全國范本。2021年南寧市水環境質量進入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前30名,排第24名、省會城市第2名。
腳踏凈土,實現“雙百、雙超、雙零”
守土有責,保護舌尖上的安全,南寧市開始了一次全面的探索與實踐。
我市把破解治土困局的第一步棋,落在摸清土壤“家底”上。在全市范圍內布設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點位7743個,初步查明了全市農用地環境質量狀況和重點區域風險等級。同時高效率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完成163個企業用地調查,完成24個潛在風險企業地塊的土壤和地下水采樣監測,初步建立企業用地調查優先管控名錄。
為守住土壤環境安全底線,南寧市嚴把建設用地準入“關卡”,消除用地安全隱患。在建設用地風險管控方面,認真落實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著力加強污染地塊環境監管,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地塊管理,保證建設用地安全利用。
我市還將土壤污染防治的大棒揮向污染源頭——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等。
十年來,我市按照“打基礎、建體系、守底線、控風險”基本路線,扎實推進凈土保衛戰,取得了“雙百、雙超、雙零”的工作成績,即“農用地安全利用推進率10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減排任務超額完成,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額完成;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零發生,疑似污染地塊或污染地塊再開發利用不當造成不良社會影響事件零發生”。
綠水青山,讓自然畫卷走進現實
在隆安縣震東社區,曾有一處廢棄礦山——點燈山。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點燈山是一座遠近聞名的采石場,經過粗放式開采,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后被荒廢。
我市通過實施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重點解決點燈山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運用修復手段,不僅清除了山體危巖,還將一座休閑園林嵌入破損山體中,清理出來的石料砌出了一條1320米的步道。
如今的點燈山,礦山生態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已圓滿完成,訴說著一段從“向山要石”到“向山要綠”的蛻變故事。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十年,南寧市堅持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系統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推進23個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項目順利完工,用一個個鮮活的生態治理事例串聯成一幅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寧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環保、強生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經濟社會邁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增減之間,彰顯首府生態環保擔當。去年,我市以規劃環評、“三線一單”為引領,督促指導產業園區依法落實規劃環評制度,核算區域環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總量,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今年,我市開展節能環保產業鏈招商,不斷提升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今年上半年,我市共組織征集14個生態環保類項目進入“項目為王”項目庫,累計投資額22.33億元;對接洽談節能環保產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21個,其中簽約落地項目3個,預計總投資32.6億元。
馳而不息,只此青綠。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南寧生態環境向美之變,也深刻感受到抓環保不僅不影響經濟發展,還是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未來,我市將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面實施“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依法治污”,讓綠色之歌在新時代的前進路上越唱越響亮。
持續做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貴州:綠色發展闖新路
習語阡陌第82期:“基層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
[新疆]天山南北好“豐”景丨新疆農產品質量安全持續向好
江西:重度氣象干旱已持續87天,贛江北支斷流持續50多天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四川喜德高山水稻收割 畝產增加超400斤
我們這十年?生態改善|青藏之眼 綠色天?!熳?h創建國家生態...
首屆農業生態環境建設論壇在京舉行
高州持續一個月“慶豐收 迎盛會” 鎮村慶豐收 花樣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