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2-12-07 18:03
海南文昌,馮家灣沿海農民世代以海為生,20世紀80年代末起成為聞名的“蝦苗谷”,30多年來,近海養殖的迅速發展為當地農民帶來可觀收入,但粗放擴張下海洋生態亮起“紅燈”——部分區域沙灘淤泥化,海水質量下海南文昌,馮家灣沿海農民世代以海為生,20世紀80年代末起成為聞名的“蝦苗谷”,30多年來,近海養殖的迅速發展為當地農民帶來可觀收入,但粗放擴張下海洋生態亮起“紅燈”——部分區域沙灘淤泥化,海水質量下降。
針對問題,文昌推動禁養區養殖場全部清退,利用近7000畝的國有土地建設馮家灣現代化漁業產業園,探求群眾增收和生態保護的共贏。?
截至目前,園區已引進渤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等20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未來園區將逐步打造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輻射和帶動海南全省漁業轉型升級。
劉月秀:以高質量農業教育推進中國式農業現代化
貴州省三穗縣稻魚綜合種養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金融為農業農村現代化保駕護航
遼寧鐵嶺:立體套種促高產增收
[云南]農業“芯片”助水稻增產增收
[云南]永德縣引進萬壽菊種植助農增收
立體套種促高產增收
河北涿州:特色農產品種植成農民增收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