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電子報 2022-11-25 17:17
南京市六合區按照全程覆蓋、區域集成、配套完備的建設目標,探索建立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模式。
組建“1+N+X”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體。
圍繞“1個核心成員+N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X項功能布局”的組織模式,選出1個社會化服務能力強、市場開拓能力好、內部管理能力優的經營主體發起成立綜合體。已經成立的5個綜合體涵蓋10家農業服務合作社,服務全區9個街鎮430多個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糧食生產服務面積10萬畝以上。
打造高效服務體系。
綜合體內部均設立技術培訓、農資配送、農機服務、農機維修保障、農產品安全檢測、農業廢棄物回收、糧食烘干(倉儲)、農產品加工、農產品銷售等8個以上功能中心,形成了“三全”(全過程、全要素、全產業鏈)、“三服務”(生產服務、供銷服務、要素服務)組織體系。
提升糧食生產綠色發展水平。
由綜合體核心成員牽頭制定生產標準,通過推廣藥肥雙減、生物病蟲害防治等技術,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構建從技術研發、試驗示范到推廣應用的糧食綠色生產體系。
加快信息技術集成應用。
改革前期研發推廣“嘀地農機”平臺,重點解決“有機無田耕、有田無機用”的供需矛盾,注冊農戶和機手達到800多戶。2022年又升級為全區統一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數字管理系統,拓展了綜合性農事服務、金融保險、冷鏈倉儲、作業標準化監管等功能。
臨邑縣:暖心服務“零距離” 上門辦證“解民憂”
安定區農業機械化學校提升改造如火如荼進行中
江西省2022年第四期農機購置補貼投檔產品信息公告
關于征求農業行業標準《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建設技術規范...
[廣西]大力推廣新品種 科技服務助豐收
[上海]構建“閉環鏈”、織密“整治網” 合慶鎮力推農房違規分隔...
科技引領鄉村振興、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東港市長安鎮王家村第一書...
[吉林]鶴鄉沃野好“豐”景 ——白城市各地農業生產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