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 16:35
秋收農忙季,方召鎮的山林沃野正開辦豐收演唱會,勤勞的蜜蜂唱著贊歌,金色的稻穗在秋風中搖擺合唱,一簇簇的朝天椒飆唱高音滿臉通紅,黃脆的蜜本南瓜群“撲通撲通”和曲,田間忙碌的村民此起彼伏地哼著苗歌……萬物都在以獨有的姿態盡情歌唱,處處呈現生機盎然的喜人景象。

“稻”花香里說豐年
時下,風吹著金燦燦的稻浪,人們穿梭在田壟間,一陣陣機械打谷機發出“轟隆隆”聲響徹山谷,田埂上堆起一摞摞裝滿稻谷的麻袋……
秋收以來,方召鎮積極開展優質稻定點收購和上田收購工作,全力以赴鼓足農民的“錢袋子”。“老百姓種糧面積大,品質好,收成多,但大多外出務工,一年下來糧食消耗較少,存糧放久再出售就不劃算了。今年我們動員各村宣傳好稻谷收購政策,農服中心負責下村收購,農民出售的意愿極高。”方召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付小燕介紹。
目前,方召鎮按照每斤1.8元共收購出田谷20萬斤,預計后期收購總量達到25余萬斤,收益將達45余萬元。全鎮將繼續加大秋糧收購政策宣傳,與企業做好糧食產銷對接,確保村民種糧既有盼頭又有賺頭。
紅紅火火朝天椒
十月正是朝天椒采摘好時節,在辣椒地里,個大、通紅的朝天椒,掛滿枝頭,爭相競艷,村寨吊腳樓上,晾曬的一束束朝天椒隨著秋風“肆意舞動”。

“我們村的辣椒又香又辣,這種朝天椒畝產在80到100斤,這小塊地的辣椒大概有1畝多,能賣800元左右。”方召村村民楊昌美說。
方召鎮海拔較高,加上獨特的地勢,產出的辣椒香辣可口,方召鎮持續抓好特色產業優勢,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調動群眾的種植積極性,發展“訂單農業”,爭取把小辣椒種成致富果,打響火辣品牌。
蜜本南瓜“黃滿天”
近日,貴州方興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到向陽村收購南瓜,村民們用肩挑、用車拉、用手拎,將自家的南瓜送達現場,選瓜、裝籃、上稱、登記斤數、裝車……

“今年我家的瓜個大飽滿,收成不錯,這次賣了800斤,賺了600元,地里還有一批沒熟的,等地里的成熟了我還摘來。”向陽村村民楊光輝說。
近年來,方召鎮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在“育苗栽培、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訂單收購”等環節全方位跟進發展蜜本南瓜產業,2022年,全鎮出售蜜本南瓜苗收益3萬元,瓜果采收8萬余斤,按照市場價格收入達11余萬元,蜜本南瓜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甜“蜜”釀造幸福生活
站在巫梭村“昌平坳”養蜂地,可見一個個彩色蜂箱錯落擺放,走近細看,成群的蜜蜂在蜂箱入口處進進出出,蜂農們忙著搖蜜,晶瑩剔透的蜂蜜仿佛緩緩流進蜂農們樂開花的心里。

“今年晴天多,五倍子樹花期較長,蜂蜜出產不少,一次搖蜜我能采收400斤左右,收入將達5萬元。”問起今年的收成,巫梭村村民邰忠權開心地說道。
據了解,方召鎮五倍子樹較多,且花期長,有著非常豐富的天然蜜粉源植物資源,蜂農們瞅準這塊“聚寶盆”發展養蜂。全鎮也深入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陸續種植3.2萬余株五倍子樹,種植面積達400余畝。同時,以“企業供資+合作社管理+干群認養”的模式發展養蜂產業,目前,全鎮有養蜂專業戶16家,蜂箱1550余箱,每年可采收蜂蜜5000-6000斤。
打好特色產業牌,奏響鄉村振興曲。方召鎮堅持黨建引領,立足資源稟賦和農民種養殖習慣,因地制宜實施“定制產業項目”抓好訂單產業,探索異地置業,拓寬產業增收路,在苗疆深處繪就色彩斑斕的幸福畫卷,讓苗家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通訊員:潘艷芬 楊興美
喜迎二十大 | 有一種擔當叫達拉特旗——喜看達拉特工業園區的“...
常德探索水稻秸稈產業化利用新模式 “生態包袱”變“綠色財富”
蘭州市榆中縣:百合產業引蝶變 北部山區換新顏
隴南市成縣雞峰鎮:村美民富產業興 鄉村振興幸福濃
都蘭:發展路衍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這十年·數說鄉村振興答卷
二十大代表風采 | 蘇保信:善于“拉直”問號的技能大師
四萬里挑一!二十大代表是怎么選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