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正安 2022-10-13 11:40
我叫楊華,是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保衛處治安科副科長,也是一名退役軍人,曾在部隊服役18年。2021年5月,我來到正安縣流渡鎮中華村駐村。

記者:楊科長,是什么樣的原因讓您選擇駐村這個工作呢?
楊華:我是在農村長大的,是農村的山水養育了我,我又是一名轉業軍人,雖然現在已經不在部隊了,但一日當兵,一生是兵,派駐到中華村,是單位對我的信任,是我的榮幸,我愿意在這個特別的戰場上貢獻出我的力量,也想真真切切地為老百姓做點實事。
初到中華村,為了摸清全村的基本情況,村支兩委的同志帶著我一戶一戶地走訪,逐步熟悉情況后,我理清了駐村工作的第一條思路,就是要通過建強黨組織來帶動干部群眾轉變思想,這樣的想法得到了我們遵義醫學院醫院黨委和流渡鎮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支持,我們積極組織開展黨建聯學聯做,著力把先進的黨建經驗傳遞到鄉村,把黨的理論送到基層,激發村支兩委干部的奮斗熱情。
本強則茂,基壯則安,黨群合力共謀,才能穩抓優勢產業。中華村產業發展基礎好,水果、油菜等山地高效農業發展勢頭強。但是在走訪過程中,我發現中華村所生產出來的農特產品都是在本地售賣,當時我就在想,品質這么好的農特產品沒有走出“大山”,真的是很可惜!于是我就和鎮村兩級的有關干部溝通,將部分駐村工作經費用于農特產品發展和加工,把閑置的學校作為油菜加工坊,延長油菜的產業鏈,增加附加值,并把加工坊納入村級集體經濟。
農特產品做出來了 ,如何“走出去”變成了亟需解決的問題,于是我就利用回遵義的機會買了一些中華村的鷹嘴桃、菜油、大米、豬肉等給同事們品嘗,沒想到還真的起到了效果,后續的訂單就源源不斷地來了,甚至省外的訂單也來了。后來,我發現用自己車拉往遵義既費時又費力,于是我們就采取了利用物流以“線上+線下”的方式把產品運出去。

“楊華書記真的是一個好書記啊,用自己的車把桃子運往遵義銷售,在他的努力下,多方聯系,還通過快遞的方式,把我們的桃子銷往上海、廣州等25個地區,今年我們銷售了11624斤桃子,這真的是我們想都不敢想的。”流渡鎮中華村鷹嘴桃基地負責人王國杰說。
“在楊華書記的牽頭下,今年,我們的油菜加工坊加工了3萬余斤菜油,訂單源源不斷,初步估計,可收入35萬元。”流渡鎮中華村油菜加工坊負責人旺許說。
據流渡鎮中華村監委會主任李東介紹,為了把群眾喂養的生豬銷售出去,楊華書記在農戶家把生豬殺好后,在車里放了幾十瓶冰凍水,保障豬肉的新鮮度,再把豬肉運往遵醫附院,大家都把楊華書記的車稱作"鄉村振興車”。
“其實在駐村工作中,最讓我牽掛的還是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問題,在家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小孩,他們行動不便,又不愿意離開家里去檢查身體,長此以往,身體上的一些小毛病也會積累成大問題。結合我們單位的資源,為全鎮群眾開展了2次免費體檢、9場次義診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眾重視身體健康的意識。”楊華說。

“之前由于工作忙,沒有在意自己的身體問題。楊科長來到流渡鎮中華村駐村后,請來了專家團隊,通過體檢,發現了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他積極和遵義附院的專家聯系,于是我就去做了手術,現在已經恢復得差不多了。”流渡鎮工作人員羅顯波說。
“作為一名駐村干部,我的初衷就是要對得起老百姓,不辜負組織,也不辜負自己,爭做一個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好干部,在有限的駐村時間里,為群眾辦點實事,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楊華說。
(陳穎 涂云瀚)
柿子紅了,道路通了——山東臨朐縣山村振興記
科學規劃 振興鄉村
?【喜迎二十大】方召鎮奏響產業豐收振興曲
隴南市成縣雞峰鎮:村美民富產業興 鄉村振興幸福濃
都蘭:發展路衍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這十年·數說鄉村振興答卷
喜迎二十大|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碭山:“智慧梨園”里看鄉村振興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