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5 22:28
在實干中歷練作風,在奮斗中踐行初心。轉眼間,2022年的“趕考之路”已過大半,行進過程中,我們不斷遇到重點項目拆遷、突發疫情、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等重大難點“考題”,面對困難,廣大環秀人精誠團結、奮勇爭先,以敢為人先的擔當和扎實過硬的作風不斷改寫發展的速度、改革的深度、提升的高度,奮力上交群眾滿意的高分“考卷”。
堅持組織引領、黨員先行,煉實擔當發展“硬作風”
作風能力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以來,圍繞區委“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要求,環秀街道突出黨建引領,錘煉黨員干部作風能力,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以黨建促發展,以黨建強服務,讓“紅色引擎”釋放澎湃動力,進一步強化環秀作為即墨融入青島連接城陽的“橋頭堡”作用。
堅持黨建+鄰里中心,強化基層黨建服務,深化“紅潤墨香”黨建品牌,著力打造一支“想干事、會干事、敢干事”的干部隊伍,切實提高隊伍能力素質。實施基層支部“務實、擔當、創新、突破”主題年活動,更加注重在重點工作一線和急難險重工作崗位考察選拔干部,實施鄉村產業發展領軍人才培育,組織培訓20余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0人、企業涉農勞動者25人。開展“頭雁”工程,選優配強村級黨組織書記,選拔村莊后備干部25名。
以“千名干部聯企業萬名黨員聯群眾”活動為契機,43名市直、區直部門領導干部以及13名街道黨工委班子成員,下沉一線、包聯企業,在一線掌握情況、一線解決問題、一線轉變作風,加快工作落實和政策落地。截至目前,共征集企業和居民需求實事276件,意見建議342條,幫助解決問題40余個。創新設置“心愿墻”,以“微心愿”形式深入調研民意,目前累計800余名區直黨建共建單位、“雙報到”結對單位以及環秀街道機關及村居黨員,瞄準轄區居民的“急難愁盼”,結合自身實際主動認領群眾“微心愿”,集中解決了群眾反映的家人生病人手不夠、房屋漏水等難題,統籌為民辦實事600余件,推動廣大黨員干部在為民辦實事中轉作風、強能力。
堅持產業引領、項目賦能,激發振興發展“源動力”
2022年是環秀發展的加速年,街道把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落實青島十五個攻勢、六個走在前列部署,加快新材料產業園開發建設,突出產業招商和以商招商,圍繞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有針對性地引進創新型骨干企業,逐步拉長產業鏈,壯大產業規模,抓重點、謀特色、促創新,形成富有環秀特色的產業集群,不斷吸引項目和資金落地,增強經濟發展后勁,為轄區拉開發展框架。

聚焦整體謀劃,堅持意向項目抓爭跑、在談項目抓簽約、落地項目抓建設、在建項目抓進度,安排專人專班追蹤服務重點項目,加速聯東U谷、青島智慧科技城、容科機電等重點項目竣工投產。目前環秀新材料產業園內盈凡電氣亞太區總部項目已投產運營,預計年產值達8億元;聯東U谷·青島智慧科技城項目一期主體也已全部封頂,招引企業12家。在街道的統一規劃引領下,園區企業競相開工投產,處處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現代化產業建設新局面。
聚焦融青發展,加速推進地鐵7號線、營流路拓寬工程等90處房屋簽約,完成機場快速路工程77處征遷企業和200戶宅基地摸底,展現環秀速度。下好產業布局“一盤棋”,吸引永旺夢樂城等優質項目落地,打造地鐵TOD經濟發展新動脈,加速金茂國際智慧城和新材料產業園兩大支柱轉化,金茂小學和幼兒園等教育配套完成前期規劃,煥新主城入即第一形象。
堅持生態引領、環境提升,打造綠色發展“新名片”
環秀街道始終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堅持生態引領,推行綠色發展,守護綠水青山,千方百計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注重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廣泛動員各社區、村莊黨員干部主動認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組建由村黨員、婦聯執委組成的“美麗庭院”創建聯盟,引導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參與村中綠化建設、鄉風文明建設和“美麗庭院”示范創建,同步推進創城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聚力打造美麗鄉村,完成石泉村“美麗鄉村”示范村規劃設計。集中推進垃圾分類,打造4個垃圾分類精品示范小區,建設垃圾分類投放點11處。落實河長制管理,對轄區7條河道精細長效管護。依托“三山兩水”提升環秀湖、馴虎山等城市綠肺,建設山水相融公園城市。

以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抓手,立足轄區居民小區實際情況,統籌謀劃,分類施策,實現小區整治新突破。發動黨員隊伍協商自治,對即墨區五金公司宿舍等無物業開放式老舊小區,吸納網格員、樓長、志愿者等力量,通過協商民主的形式廣泛征求居民意見,老舊小區從以前的“無人管”到現在的“大家管”,趟出了一條社區治理的新路子。對墨香郡社區、佳源都市社區等有物業小區,主動發揮“紅色物業”服務力量,成立物業、網格員、熱心居民三支督導隊伍,及時發現并勸導小區內的不文明行為,對居民反映的路面破損、綠植缺失、墻面污染等問題,加班加點進行整改,用實際行動維護好創城成果。深挖地區資源,凝聚“雙報到”單位合力,在征求民意的基礎上統籌選址,新建了電動車充電棚,給居民的電動車安了家,將創城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
堅持文化引領、創樹新風,提升文明發展“軟實力”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統領,聚焦精神文化需求,軟硬件全面提升,為推動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動力。

圍繞轄區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硬件和軟件上繼續提升,高標打造13處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推進“文明創建志愿先行”主題活動常態長效。圍繞“文化進萬家”“我們的節日”等廣泛開展有內涵、有意義的文化活動。組織“美麗家庭”“身邊好人”等優秀典型選樹工作,拓展評先選優渠道,發掘更多優秀事跡。目前轄區6個新村,均為市級以上文明村鎮,覆蓋率100%。豐富多樣“軟”生活,深化“文化縱享愛尚環秀”文化品牌,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織惠民活動90余場,每年舉行2場以上歡樂廣場周周演活動,線上線下觀看人數近5萬人,同時配合上級開展送戲下鄉等惠民演出活動,大大提升群眾文化生活滿意度,打通文明傳播“最后一公里”。完善文明“硬”基礎,建成農家書屋45家,藏書3萬余冊,建成區圖書館環秀分館,為百姓搭建自己家門口的文化服務平臺,縱深城市閱讀空間。
深化深耕“理響環秀”主題宣講品牌。優化提升惠民宣講陣地,年初制定完善了黨工委理論中心組班子成員輪流下基層講黨課學習計劃,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先鋒的輻射帶動作用,通過抗疫路上的“五為”志愿服務行動、黨員帶頭辦實事等模式,以宣講聚民力、惠民生。組織開展“勤讀耕鴻績實干煉作風”青年學習強國讀書沙龍活動,30歲以下在編機關干部圍繞作風能力提升暢所欲言,在分享好書重激發干事創業正能量。
堅持民生導向,好事辦實,推動防疫生產“兩手抓”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為暢通民意訴求渠道,環秀街道搭建“民意連心橋”,選取每月25日作為“民意傾聽日”,建立“網信驛站”專用服務場所,對辦事群眾建議、意見、吐槽,及時匯總、建立臺賬,及時回復、對賬銷號。這是環秀街道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理念的生動實踐。

疫情期間打造“黨建引領、多方參與、黨群協力”社會管控體系,充分動員社區老黨員、志愿者等,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任務,確保做到“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成立街面巡邏隊伍,不間斷巡邏宣傳上級政策要求,確保街面店鋪、流動人員可控。成立“回家”工作專班,建立“信息摸排—名單匯總—派車接返—環境消殺—政策宣傳—專人回訪”工作流程體系,實現接返人員從隔離酒店到家門的無縫銜接,目前共接返2622人。成立保供工作專班,以網格為單位建立微信聯絡群,進一步明確網格員責任,落實居民生活需求。
在嚴格執行區疫情指揮部相關政策的情況下,組建復工復產工作專班,協助轄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海爾海信澳柯瑪中車等重點供應鏈企業辦理通行證,提前組織復工復產準備工作,確保企業在疫情防控達標的前提下復工復產,形成“前期研判定策,中期分類施策,后期專人服務”的“三點成線”服務模式,全方位、全覆蓋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已推動24家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復工企業產能達到正常產值的30%左右。
(記者:馬立瑜通訊員:陳曦)
未來我國農機化發展有望更為均衡化
這一備忘錄成功簽署!中國技術助力老撾肉牛輸華產業發展
[浙江]嘉善縣深入推進機械強農行動 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青海]【喜迎二十大】河南縣:農牧水利和科技高質量發展
[廣東]以工補農以城帶鄉 廣東力促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南粵鄉村迸發...
[遼寧]遼陽:深耕現代農業 實現集群發力
即墨漁民迎來金秋捕撈季,出海收獲魚蝦滿艙
青島市即墨區人武部 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姓軍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