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甘肅網-隴南日報 2022-10-29 02:47
金秋十月,碩果飄香,文縣的橘子熟了,淺黃、青黃、深黃的果實綴滿了枝頭,壓彎了枝干。
近日,記者走進了尖山鄉淺山區域、公路沿線、江河之畔,看到成片翠玉鑲金的橘子樹,一棵接著一棵,一片連著一片,橘子林成片爛漫,滿目豐收畫卷。
春天滿樹花,秋天滿樹果。橘子熟了,果農樂了。
“草埡村橘子樹正是豐果期,今年長勢比去年好。”尖山鄉草埡村村民趙恩德一邊修剪橘子樹的枝丫一邊說,“現在梳理枝丫、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能儲備養分、增強通透性,給橘子增色。”
“我們尖山的橘子顏值高、口感好,汁多不酸、香甜可口,可以先嘗嘗。”尖山鄉宋壩新村村民孟小云在路邊招呼著往來的消費者。
“我家有一畝地的橘子樹,能收4000-5000斤,都在公路邊上,摘下來就在路邊賣,很方便。”孟小云說,“受疫情影響,過往的人比往年少,賣得慢些,每天能賣200元左右,按照現在的價格,今年能賣12000元左右。”
“賣橘子,大的10元3斤、中等的10元4斤、小的10元5斤……”尖山鄉宋壩新村村民張麗,在國道212線的路邊擺攤,招攬過往的行人購買橘子。
“我家種了3畝橘子樹,現在開始采摘了,由于疫情去城里銷售不方便,在這里賣也挺好,過往車輛上的乘客往往會停下來采購一些。”筆者正和張麗說話的時候,一輛川H車牌的越野車停在了橘子攤邊。“這里的橘子味道好,很甜,我已經是第二次路過購買了。”車主趙先生說。
文縣種植橘子歷史悠久,橘果呈扁圓形,耐寒冷、易儲藏、品質優,橘皮呈金黃色可入藥。初熟甜中帶酸,儲藏幾天后,味香氣濃、口感獨特,唇齒留香。近年來,文縣立足自然資源優勢,不斷加快產業調整步伐,持續激發優勢橘子產業支撐力,注冊橘子商標,拓寬銷售渠道,使得文縣橘子享譽四方,走俏省內外。
農民要增收,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草埡村黨支部書記趙世文說,“我們草埡村轄2個村民小組94戶308人,常住農業人口88戶300人,全村現有蜜橘350余畝。其中,2021年發展沃柑50余畝,2022年新發展蜜橘100余畝。加上水蜜桃、櫻桃、花椒等產業,全村產業年綜合性收入300余萬元,人均收入接近15000元。”
尖山鄉黨委書記汪向軍說,“目前,全鄉栽植橘子500畝,是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下一步,我們鄉將結合旅游休閑、觀光、采摘,以旅游帶動橘子產業深度發展,讓尖山橘子與旅游結合,以游園觀光、采摘體驗等方式帶動消費、促農增收。”
目前,全縣發展有橘子3150畝,掛果1800畝。畝均產量4200斤,預計收入1500萬元。今年以來,文縣通過“抓集群,興產業”,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加快構建“一鄉一業”“一村一品”“跨域成帶”的現代農業格局,推動特色山地農業向合作化、園區化、設施化、集群化發展,讓橘子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呈現出一幅“橘業強、橘農富、橘鄉美”的產業圖景。
果農與德慶貢柑難以割舍的情懷
[甘肅]隴南市武都區:白龍江畔橄欖香
隴南市成縣雞峰鎮:村美民富產業興 鄉村振興幸福濃
烈山:石榴紅滿園 果農笑開顏
以現代農業為媒 ,青島即墨區“牽手”甘肅文縣打造東西協作“青...
延慶:西瓜是咱“致富果” 甜進果農“心尖尖”
寧津:果農黃金梨滯銷 愛心商超助力銷售
看“涼資源”如何變身“熱產業”——貴州修文縣以休閑農業帶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