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 2022-12-01 18:55
10月18日,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行第二場集體采訪。來自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代表團的新聞發言人,圍繞建設農業強國、推進共同富裕、生態文明實踐、長江一體化發展等話題,介紹了各代表團對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學習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龍江代表團新聞發言人,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沈瑩代表在回答提問時表示,黑龍江作為農業大省,必須走好農業現代化之路,加快建設農業強省。
一是在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上展現更大作為。黑龍江始終牢記總書記殷切囑托,把多種糧、種好糧作為頭等大事,糧食總產量、商品量、調出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糧食產量連續4年超過1500億斤、去年達1573億斤,今年又是一個大豐收年。未來,黑龍江要多措并舉提升糧食綜合產能,力爭到2026年糧食產能增加1000萬噸以上,讓“中國飯碗”裝上更多中國糧。
二是在“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上彰顯更大擔當。黑龍江農業現代化建設優勢明顯,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9%,機械化率達到98%以上、居全國首位,高標準農田達到1億畝。黑龍江將大力發展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加快建設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提升“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鏈層級,推進規模化、數字化、現代化大農業發展。
三是在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先行地”上邁出更大步伐。黑龍江森林廣袤、土地遼闊、水系豐富,生物質資源富集。將按照黨的二十大報告踐行大食物觀的要求,向黑土地要食物,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做到保數量、保多樣、保質量,努力建設全國最大的綠色糧倉、綠色廚房。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要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浙江代表團新聞發言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綱代表介紹,自2021年肩負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大使命以來,浙江重點圍繞解決共同富裕核心難題,搭建了一整套架構體系、推出了一系列創新打法、打造了一大批標志性成果、形成了一攬子共富型制度政策,初步顯現了效果。
在縮小收入差距方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所以,如何推進鄉村振興非常重要。在浙江農村,已經出現了一批創業創新、村強民富的好典型,像奉化滕頭村、淳安下姜村、安吉余村、魯家村,通過先富帶后富,把周邊的薄弱村聯合起來抱團發展,滕頭村共建6個村、余村共建4個村、下姜村牽頭成立大下姜鄉村振興聯合黨委帶動24個村。浙江的很多農村出現了新興產業,增加了大量就業,很多農民每年可以拿到三筆錢:土地流轉的租金、上班的薪金、股東的分紅,收入得到提升。
王綱代表表示,實現共同富裕是個久久為功的過程,“慢不得”也“急不得”。為全國闖關探路,浙江將以民為本、實事求是、創新實干,不斷充實工具箱、升級方法論。首先,分好蛋糕前先做大蛋糕。高質量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浙江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創新、激發創造活力,做大做強經濟盤子,不斷夯實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同時,盯住主攻方向,縮小三大差距,持之以恒抬高底板、拉高中線。其次,口袋富,“腦袋也要富”。浙江正在打造“15分鐘品質文化生活圈”,城里有城市書房,農村有文化禮堂,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大餐”。最后,進行數字變革。浙江不斷探索用數字化手段重塑公共服務體系和現代治理體系,各類便民惠企應用24小時在線提供服務,日活躍用戶達260萬。老百姓辦事方便,體會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呂珂昕
數讀二十大報告 | 9個重要表述,帶你理解高質量發展
二十大時光丨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高碑店市新城鎮大屯村學...
二十大時光| 涿鹿欒莊鄉組織聽報告學報告 黨員干部群眾反響強烈
二十大時光| 涿鹿縣文學藝術界學習二十大報告,以更加昂揚的姿態...
二十大時光 | 高碑店市黨員干部職工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
收好這份思維導圖,一起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
二十大時光 | 新能源產業建設按下“快進鍵”
【德平鎮“噸半糧”創建】第三期:臨邑縣德平鎮紅糧滿倉“噸半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