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臺江 2022-10-19 16:00
碧水泛舟,秋景如畫。有“苗疆腹地”之稱的貴州臺江,是國際最佳旅游度假勝地,踏上這片古樸的苗家故里,每一寸地標,都訴說著氣壯山河的歷史故事。

臺江縣城美如畫 曾皎飛攝
回望過去十年,有太多瞬間值得銘記,有太多記憶讓人難忘。而這些被歷史坐標標注的時間節點,總有時代的精神底色熠熠生輝。
在振興發展的浪潮中,臺江正蓄積新一輪發展動能,開啟新的萬里長征……
全面小康?幸福加碼
由于群山阻隔、基礎條件落后、群眾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臺江長期處于貧困和落后狀態。2014年底,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988戶53944人,脫貧攻堅任務十分艱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2019年在臺江縣兩會上,代表委員們表示,要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以“萬眾一心,擼起袖子加油干 ,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魄,只爭朝夕、攻堅克難、團結奮斗,以優異成績,同全國人民一道同步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2014年,脫貧攻堅的一紙“軍令狀”,吹響了臺江大地,讓17萬臺江人民戰脫貧促發展的改革大潮涌動。臺江人民攜手戰貧困的旗幟,屹立于苗嶺的潮頭浪尖。
五年砥礪,最初的“軍令狀”變成了亮眼的“成績單”,臺江人民用一串串的數字,交出靚麗答卷。截至2019年,全縣累計實現7個貧困鄉鎮退出,93個貧困村出列,13180戶59289人脫貧,貧困人口下降到606戶1394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7.71%下降至0.98%。全縣生產總值從2014年的22.2億元預計提高到2019年的43億元,年平均增長11.43%。

五年來,臺江人民不畏壓力、砥礪前行,著力從思想上破圍子、改革上開方子、脫貧上闖路子,用黨建扶貧、改革發展的具體實踐,不僅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臺江速度”,更走出一條富有黔東南特色的十戶一體“臺江樣本”,全面小康的幸福畫卷徐徐展開。
夯基壘臺?城鄉蝶變
2012年以前,臺江縣各村各寨還沒有完全實現“村村通”,重重大山阻隔了臺江人民的“詩和遠方”。
一張通聯八方的立體交通網已然形成。2022年上半年,G60高速臺江打革壩互通新建工程、G320線臺江縣城至臺盤公路改擴建工程(快速通道)、凱里經臺盤至革一開發區鐵路貨運專線等項目積極推進規劃,建設農村公路養護里程1098.631公里,全縣交通運輸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全縣村村通暢率達100%,成為百姓的“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形成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國省干線為主通道、縣鄉村公路為脈絡的現代化公路交通網之后,臺江人民喊出了“臺江不遠,景在眼前”的豪邁口號。

村村通水泥路為每一個苗寨解決出行難問題 曾皎飛攝
一張功能健全的水利設施網日漸完善。實施空寨水庫、南開水庫等項目為抓手,同步推進田土坎削減、旱改水、增減掛鉤等系列項目,最大限度釋放農村土地價值。
一張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網加速織密。2022年9月18日,隨著220千伏苗江變電站完成主變沖擊、帶負荷試驗后一次送電成功,臺江革一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順利建成投運。這是今年貴州省重大項目——貴州“220千伏電網縣域全覆蓋”9個工程中第二個投運的項目。
臺江革一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后,形成以220千伏苗江變電站為中心,向4座110千伏變電站輻射供電,有效解決臺江縣域電網網架薄弱、供電可靠性不高的問題,為臺江縣工業大突破、城鎮大提升、農業大發展、旅游大提質及鄉村振興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十年篳路藍縷,十年精彩蝶變。舊貌換新顏、城鄉大變樣是臺江人民的普遍感受。
揚優成勢?產業崛起
近年來,臺江縣通過不斷強化激勵引導,推進優勢龍頭產業,培育產業資本市場,防控產業、旅游、就業、金融等風險,全力推進產業快速發展,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貴州臺江經濟開發區天能集團鉛酸蓄電池生產線。臺江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近五年來,全面推動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循環經濟主導產業向集群化發展,提速培育銀飾加工、農產品加工兩個潛力產業向規模化集聚,搶灘布局“一體兩翼”工業產業體系。以500強企業天能集團、水發集團為龍頭帶動,聚焦外殼包裝、內置保溫材料等上下游端口延鏈補鏈強鏈,全產業鏈輻射西南5省鉛蓄電池市場,促進產值回流。
同時,培育發展銀飾旅游產品加工、農產品加工等潛力產業,加速推動500強企業金雅福2.5億金銀精煉廠項目建成投產。
2022年,臺江縣以漁業深加工為主打造全省加工基地,加快招引預制菜產業企業落地。

臺江縣科技特派員將培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向群眾講解水稻防治病蟲災害。邰春攝
去年以來,臺江縣在中國農科院和貴州省農科院的幫扶下,引進優質高產水稻新品種,推動農機農藝融合、良種良法良田配套,全面推廣稻魚綜合種養項目。據統計,2022臺江縣稻魚綜合種養面積達8.9萬畝,累計發放魚苗6.6萬公斤。“稻+”及漁產業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4500戶農戶喜獲“漁”利,預計秋收后稻田魚產值900萬余元,戶均增收2055元,鼓舞了群眾自主發展產業、實現致富的干勁。
開放創新 邁向未來
如今在臺江11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著9個苗族支系,總人口17萬,全縣98%以上人口都是苗族,是世界苗族人口最多聚居的地方,是苗族文化的圣地,被譽為“天下苗族第一縣”。

結合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臺江縣采取“黨支部+合作社+旅游項目”的三位一體模式,黨支部帶頭、合作社搭臺,把鄉村客棧、農家樂、苗族古歌、舞蹈、刺繡、農村電商等媒介作為群眾增收的渠道。
臺江依托高速發達又便捷的交通網,借著“民族、生態、文化”三大特色,挖掘旅游資源,因地制宜將品牌賽事、自然資源與特色文化相互結合,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生態旅游和群眾致富雙贏的有效路徑。
帆懸風正今又是,勇立潮頭啟新程。砥礪奮進的這十年,臺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讓人欣喜;展望未來,又一段催人奮進的新征程即將開啟,臺江干部群眾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開創美好明天、書寫壯麗新篇。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二十大時光】感悟非凡成就 汲取前進力量
專題: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一:躍升的實力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二:騰飛的產業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三:振興的鄉村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四:澎湃的動能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五:靚麗的新城
【非凡十年 出彩中牟】之六:蝶變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