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慶云 2022-11-18 04:56
慶云縣融媒體中心10月25日訊
在慶云縣,
一提起徐園子鄉張培元村,
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蔥”。
的確,張培元村種植大蔥
擁有近百年的歷史,
靠種大蔥出了名,
也發了家,致了富。

10月20日,第二屆蔥王爭霸賽如期舉行,對于辛勤勞作的蔥農們來說,選“蔥王”是最值得期待的儀式感。通過前期在全鄉范圍內的初選,有83名農戶進入了決賽,最終,來自張培元村的張玉福,以三顆凈重5斤3兩的成績奪得了“徐園子鄉蔥王”的稱號。“我種蔥30多年了,去年18畝地掙了27萬,今年算著應該也差不了。”張玉福開心地說。

蔥地里長出“金疙瘩”。不止張玉福,張培元村家家戶戶種植大蔥,今年全村種植了1300畝地,占總耕地面積的60%,加上從周圍村里承包的1500畝,大蔥種植面積達到2800畝,每畝產量在八千到一萬兩千斤,即使行情不好,平均每畝蔥產值都在1萬元左右,比傳統的糧食種植高出10倍。“一畝園,十畝田”的說法兒也從老一輩兒流轉至今。“預計今年全村種蔥能收入2800多萬。”張培元村黨支部書記張海成說。

大蔥種出了財富,也叫響了品牌,早在2013年,張培元村就注冊了“祥園大蔥”的商標,如今“祥園大蔥”已遠近聞名。十月中旬,大蔥陸續收獲,商販們聚集在張培元村的“大蔥交易市場”,有的甚至將車開到地頭上,直接按地塊承包,這種熱鬧的場景能一直持續到12月份。徐園子的大蔥更是遠銷東北、天津、滄州等周邊地區。2018年,張培元村憑借種植大蔥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2021年,該村成功入選了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名單。

大蔥對張培元村而言不僅是經濟來源,更是一種精神傳承。如今的大蔥產業已經走出張培元村,逐步發展為帶動全鄉農民增收致富的“明星產業”,徐園子鄉也圍繞“打造大蔥特色產業板塊”的定位,不斷優化產業布局,爭取讓大蔥走向全國。
“雖已霜降,天氣仍然溫暖,
適宜大蔥生長。”
徐園子鄉張培元村黨支部書記張海成說,
“很多蔥農打算讓大蔥再長高一些,
那時還能賣個更好的價錢!”
供稿:徐園子鄉政府 尹瑞楠
二十大時光 | 黃思光:聚焦科技創新 打造旱區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孔家莊鎮: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農業農村局: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全面推進鄉...
[天津]薊州區發展特色產業促進鄉村振興
打造紅色文化品牌帶動農民致富
青島西海岸新區打造的蔬菜初加工機械化生產樣板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廣東著力打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我們這十年丨回龍圩:做強做響逥峰品牌 打造全國柑橘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