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報 2022-10-27 21:39
近年來,景東彝族自治縣多措并舉,緊緊端好手中的飯碗,為實現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夯實基礎。
保好“種稻區”,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監管。景東縣將糧食生產功能區納入占補平衡和退耕還林還草范圍,組織開展好14萬畝水稻、9萬畝小麥、20萬畝玉米、1萬畝甘蔗、2萬畝橡膠的“兩區”劃定工作。
當好“種稻人”,加強土地流轉力度。鼓勵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和種植大戶進行規模化糧食生產。在農村勞動力缺乏的地方從農戶手中將土地流轉,轉包給有實力的糧食生產經營主體、大戶去經營,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
鋪好“收稻路”,加強山區高標準農田建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景東縣總面積4532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占95.5%,壩區占4.5%,山區耕地面積大、地塊零星,機械化程度低。景東縣加大涉農資金整合,通過建設農田水利、機耕道路,增加山區高標準農田規模,大力推廣新農機具應用,解決糧食生產設施薄弱問題。
保好“儲稻關”,加強改善糧食儲存條件。積極推動農戶科學儲糧,引導農戶建設簡易儲糧倉、自然通風倉、彩鋼板組合儲糧倉等“小糧倉”;鼓勵農業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建設小型倉儲設施,購置新型儲糧裝具,改善農民口糧儲存條件;鼓勵和引導糧食儲備企業、糧食加工企業、糧食經銷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和種糧大戶實行糧食訂單儲存,打造成“糧食銀行”,探索糧食產后統一烘干、加工、儲存、銷售的經營模式。
把好“出稻關”,加強推廣糧食適度加工技術。不斷改進稻米加工程序,讓稻米制品達到具備“鮮、綠、凈、便、全、香、廉”的七個要素標準,延伸產業鏈,助力農戶實現增收。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恢復向好!糧食生產形勢較好,畜牧業平穩增長
11月1日起施行!新修訂的《食品生產許可審查通則(2022版)》來
[天津]西青區: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科技為農業生產“保駕...
[安徽]毫不松懈抓好小麥秋種冬管
“三秋”生產進入關鍵期 全國秋糧已收獲11.05億畝
青島西海岸新區打造的蔬菜初加工機械化生產樣板入選全國典型案例
華池縣“三個一”活動加強秋冬季農機生產安全
灌南縣召開2022年葡萄生產機械化裝備與技術推廣應用項目推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