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 2022-11-02 11:08
入秋之后,鳳龍村的1000多畝高粱地里已經種上了油菜,站在村里的觀景臺環顧四周,仿佛能見到來年鳳龍村油菜花包圍的場景?!澳且欢ㄊ呛芎每吹娘L景,能夠吸引游客到鳳龍村來游玩?!?0月24日,瀘州市江陽區通灘鎮鳳龍村第一書記畢洪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油菜花開的時候,村里想辦一個油菜花節。
鳳龍村距離瀘州城區只需要約半小時的車程,先后獲評四川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村、瀘州市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先進村、瀘州市產村相融示范村等。2022年2月,畢洪來到鳳龍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半年多來,她帶領駐村隊員和村“兩委”干部高效推動鳳上路道路提升改造,推動鳳龍村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大力發展“周末經濟”,促進了全村主導產業進一步升級、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
公交車上聊問題
解決困擾村民的“心上事”
畢洪不會開車,所以基本是坐公交車上下班。在一趟趟來回于村里的公交車上,畢洪和村民們打成一片,慢慢地獲得了村民的信任與支持。
車上的“龍門陣”十分有效,通過交流畢洪得知,村里的清秋莊園開業后,鳳龍村新村58戶居民用電需求增加,用電高峰期會出現跳閘甚至停電的問題;也了解到村里東岳廟的提灌站年久失修,不能使用,影響核心區高粱油菜種植灌溉能力;鳳龍村11社和12社連接上灣村到石寨學校的公路偏窄,且部分路面損壞嚴重,影響孩子上學……
針對村民們反映的情況,畢洪主動與江陽區鄉村振興局對接,申請2022年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55萬元,用于新建一臺630KV的變壓器以滿足鳳龍新村居民及未來產業發展需求,目前項目已經開始推進。通過與江陽區農業農村局對接,申請專項資金30萬元,將東岳廟提灌站改建為智能提灌站;通過向鎮黨委政府反饋公路的狀況,督促鳳上路施工方加快工程實施進度,改善路面寬度和質量,方便居民和學生出行。
把群眾的“心上事”當成自己的“上心事”,短短半年多,畢洪已經與鳳龍村群眾結下深厚友誼。
“廢物”再利用
發展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
鳳龍村是瀘州老窖有機高粱種植核心區之一,村民們大多種植高粱,每年高粱賣出后,秸稈如何處理成為一個難題,畢洪來到鳳龍村,幫助解決了這個問題。
2022年4月,畢洪帶領村“兩委”以鳳龍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為業主引進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利用2022年中省財政轉移支付資金涉農項目132萬元直接注入集體經濟,通過與企業合作,建立鳳龍秸寶工廠,一期項目進行高粱玉米秸稈變黃貯飼料。
“不僅包括高粱秸稈,紅薯藤、大豆秸稈這些都可以賣到工廠里,工廠會加工成飼料再賣出去。”畢洪介紹,工廠聘請村民干活,還解決了部分就業需求。后期鳳龍村還考慮將高粱前端制作為掃帚和隔熱墊等手工藝品,與鄉村旅游銜接,提高村民收入。
秋收后,高粱地里換了一種作物,油菜。鳳龍村今年種植了1000畝油菜,畝產約400斤菜籽,預計收入達100萬元左右。畢洪對這些油菜有著很高的期待,“來年3月份,在鳳龍村黃桃桃花盛開的時候,油菜花也會連片盛開,到時候舉辦一個油菜花節,游客們既能夠欣賞桃花,也能夠在油菜花間游玩,村民們的收入就會更高?!碑吅檎f。
推廣“周末經濟”
打造田園生態農旅綜合體
隨著秋天到來,鳳龍村清秋莊園沒有春夏那么熱鬧,不過周末仍然時不時會有游客前來搞活動。鳳龍村有著完善的設施,空曠的場地,且距離城區不遠,因此這里成為不少企業團建的選擇。
今年年初,清秋莊園開業后,各地游客的到來不僅提高了鳳龍村的知名度,更是帶動了3戶本地農家樂增收約12萬元、雞鴨蔬菜等農家土貨以及土特產品的銷售增收5萬元,周邊16戶農家戶均增收約3000元。
為了能讓游客“?;貋砜纯础保賻c“伴手禮”回去,更好地激活“周末經濟”,畢洪召集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兩委”商議,讓鳳龍村的幾家特色農家樂同附近的家禽養殖專合社、蔬菜種植家庭農場、一品涼糕等“跨界聯姻”,向游客互相宣傳本地的土特產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駐村半年多,畢洪有感觸也有目標,她說:“駐村工作中,我感受到了鄉親們對幸福生活的期盼、對家鄉振興的渴望,第一書記稱呼的背后更是沉甸甸的擔子和神圣的責任。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將鳳龍村打造成春賞花、夏摘果、秋收粱、冬釀酒的田園生態農旅綜合體,讓百姓收入更上一層樓。”
蔥地里長出“金疙瘩”丨慶云縣徐園子鄉打造“大蔥特色產業板塊”
前三季度全國財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增長4.1%
[廣西]果凍橙成了村民“幸福果”
攜手創造世界的美好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
多國政黨政要熱烈祝賀習近平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
二十大時光 | 黃思光:聚焦科技創新 打造旱區農業科技創新高地
【二十大時光】以“綠”為脈推進園林城市建設 勾勒生態宜居幸福...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孔家莊鎮: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