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發布 2022-10-28 15:23
“你們的熱情為象山掀起了海洋科創的新浪潮,你們‘萬物開源、奔赴山海’的澎湃力量已沖出象山,奔向未來!”前不久,中國太平洋學會向我縣發來《感謝信》,給予第十六屆中國海洋論壇暨首屆“萬物開源”海洋雙創大會高度評價。
海洋是象山最大的特質,青年是象山最大的變量。立足本地資源優勢,今年我縣創新開展“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設置海洋科創、海洋藝術、海洋運動、海洋環保四個板塊,線上線下已開展50余項豐富多彩的活動。節會相融奏出恢宏交響樂,讓山海之間迸發無限活力。
以節會友
“潮玩象山”休漁、“律動海岸”小開漁、“象往新鮮”大開漁……作為海洋藝術板塊的重頭戲,今年中國(象山)開漁節拉長時間,推陳出新。伴野露營節、東海花火節、“我為泥狂”長三角休閑運動季、祭海開船儀式、“暢享漁光之城”開漁主題月推廣、“尋鮮象山 享味頭漁”品鑒等系列活動高潮迭起,引來四方游客紛至沓來。數據顯示,5-9月全縣景區接待游客總量435萬人次,門票總收入7778萬元,限上住宿業營業額2286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5.57%、32.28%、57.61%。

以文傳聲,以節會友。首屆“漁光藝術節”,運用音樂、美術、影視、設計、光影、數字媒體等藝術手段點亮“漁光之城”,吸引音樂主理人、藝術青年、時尚玩家、旅居達人、新媒體網紅等群體共赴山海盛會。漁光音樂節走進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非遺文化展示、半熟朋友后備箱集市、“漁光之城”集市等35場活動,吸引知否寧波、吉利汽車等參與合作,孵化“潮玩四季”新業態旅游產品,持續打響“周末嗨象山”品牌。

同時,我縣與網易合作在中秋之夜打造“漁光之城”和“雙月”奇觀,“超級月亮海上樂評”迅速攀上流量高地;與浙江音樂學院聯手打造首部原創音樂劇《漁老大》,精彩演繹象山保護海洋的故事,線上首演后立刻風靡社交平臺;各路明星助陣,象山影視城借助大宋奇妙夜主題活動,共接待游客量突破40萬人次,同比增長63%。


此外,海洋運動板塊,通過實體化運行浙江海洋運動中心、象山沙排中心,策劃舉辦“海潮運動會”,舉行首屆中國(象山)沙灘三人籃球挑戰賽,開展音樂籃球派對、青少年帆船夏令營等活動,吸引國內外海洋體育愛好者齊聚象山。海洋環保板塊,邀請藍碳青年科學家看象山,發布《青年藍碳護海活動倡議書》,召開“青年與海”藍碳經濟可持續發展暨藍碳護海活動研討會,來自五湖四海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來到象山,為海洋可持續發展獻計獻策。同時,發起海洋衛士公益創新大賽等系列活動,吸引一批致力于海洋公益事業的熱心群體共赴山海,開啟綠色發展新路徑。
雙向奔赴
“向東是大海,逐夢創未來”“象山,既有萬物開源的無限夢想,也有萬物開源的價值基礎”。“希望更多青年才俊奔赴山海,共同追逐海洋經濟的星辰大海,一起解鎖美麗經濟的詩和遠方,讓象山成為青年人才近悅遠來的向往之地。”聚焦海洋科創板塊,今年我縣開創性舉辦第十六屆中國海洋論壇暨首屆“萬物開源”海洋雙創大會,向全球青年發出誠摯邀約,共同奔赴北緯30度最美海岸線。

大會上,54家創投機構、50個青創團隊、50家海洋經濟代表企業共赴此約,來了一場青年與城市的雙向奔赴。大咖秀、萬象山海主題說、海邊夜話……專家、學者等與青年們聚焦海洋、文化、運動等熱點話題,集思廣益、交流互鑒,掀起一場頭腦風暴,激蕩著各種奇思妙想。“象山不僅有豐富的漁產,而且有很好的旅游、影業,以及新材料、新能源、高科技等。如何合理利用海洋、可持續性利用海洋,象山在這方面有前瞻性的部署。”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激光材料加工及微納光學專家李琳說。“象山海洋資源非常發達、非常豐富,具備了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創造經濟新動能、新活力的充分條件。”人文財經觀察家、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秦朔表示。

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生態產業發展研究分會落戶象山、聘任一批具有一定影響力的“8090”后成為象山首批“青年與海”城市合伙人、2022長三角海洋經濟重點產業企業圖譜發布、總投資95.6億元的8個海洋產業項目簽約、在全市首推最高可達600萬元的創業險……活動帶來豐碩成果,一批海洋人才和項目紛紛走進象山、集聚象山。
內外聯動
“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是一項協同聯動的大項目,是一個的合作共贏的大工程。每個活動的策劃和落地,都經過多次的“頭腦風暴”;每個項目的實施和落細,都離不開各層面的通力合作。農業農村部、省、市、縣,以及中國太平洋學會等各層面領導給予活動充分的支持和指導,全縣上下全力配合,“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各組保障部隊日夜兼程,保障了各項活動安全有序舉行。

貫穿全年的“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吸引主流媒體主動“趕節”。目前,已有50余家中央、省市級及境內外媒體100余名新聞記者參與報道,使“青年與海”新IP傳播四方,象山的城市影響力不斷提升。據統計,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等媒體累計發表相關報道200余篇。央視《正點財經》《第一時間》《經濟信息聯播》《中國三農報道》《現場》,央廣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等多個欄目刊播相關新聞,發掘象山特色。開船儀式等重大活動實施多頻道直播,特色爆款項目打開流量新天地。“東海第一網”象山海鮮原產地溯源活動全平臺直播累計觀看量近20萬。“超級月亮海上樂評”網易云音樂站內曝光超1.5億,活動H5瀏覽量超125萬余次,直播人氣值達5057萬,播放量近100萬次,站外曝光超1000萬,相關話題登上微博同城榜第2位,鳳凰網、央廣網、浙江日報、寧波日報、錢江晚報、微博、抖音等超140家媒體爭相報道。

“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是一個開明的計劃,是一個開放的舞臺,是一個未知的“盲盒”,是一個持續的品牌。“青年與海·象海而聲”青年宣講,通過青年宣傳青年、青年帶動青年、青年影響青年;“一起象未來”線上聯誼,圍繞“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象港兩地青年共話家鄉發展;爵溪街道黨工委與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設計學院黨委共同成立“青年與海·時尚霓裳”黨建聯盟,開啟校地戰略合作新篇章;西周鎮團委實施“西望燈塔”工程,蓄力打造“西望青年”特色品牌……“青年與海”新IP引發青年人才、在外鄉賢等各界群體的廣泛討論和共鳴,品牌效應逐漸擴大釋放。

合作發展,共贏未來。今后,我縣將聚焦“海洋味、年輕態、未來感、國際范、社會化”五大特征,迭代升級“海洋科創、海洋藝術、海洋運動、海洋生態、海洋生活”五條跑道,持續開展“青年與海”人才主題活動,全力打造寧波海洋中心城市標志性青年雙創活動。
池州市東至縣召開機收減損大比武活動暨農機農藝融合技術示范現場...
資陽雁江區:在鄉村振興路上奏響“農文旅”融合“發展曲”
宣城績溪:促進鄉村文旅融合發展 打造生態秀美味道伏嶺
【聚焦】市屬國企客都文旅公司打造“客都優選”農特食品優選平臺
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 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 遼源加快六大特色農業產...
實踐有力量|塞上包頭:打造黃河幾字彎生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先...
宣城旌德:靈芝小鎮推進文旅融合 打造美麗經濟
合水縣板橋鎮瑤子頭村:農文旅產業融和 打造鄉村振興“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