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融媒 2022-12-08 16:00
江津是西南地區最早種植紅薯的地區之一
各類口感舒適的紅薯食品大家司空見慣
可你見過被忽略的紅薯稈成為美味
(農戶習慣稱為紅薯稈,正式名稱為紅薯葉柄)
而且還是出口的食品原料嗎
10月26日
記者來到了西湖鎮黃泥社區
實地解密“廢稈稈”變身“金稈稈”
背后的故事

▲鮮紅薯桿

▲在收割后的紅薯藤上采摘紅薯葉稈
“這紅薯稈還真能賣錢,還真要出口到國外啊!”在收購現場,60歲的施隆英雖然拿著剛得到的120元錢,但仍然是一臉不可思議——家里種植了一畝多紅薯的她,花了半天時間將地里的紅薯稈收攏,送到收購現場,半信半疑地拿到了這份“意外的驚喜”。

▲村民施隆英在地里收割紅薯藤

▲施隆英拿著賣紅薯桿的錢喜笑顏開
“雖然很早就和農戶達成協議,但不少村民都難以相信這東西能夠賣錢。”收購方重慶津小薯農業開發(重慶)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祥沛說。
原來,在日本和韓國等地,紅薯稈是許多家庭制作泡菜和涼菜的優質原料,不少品相好的紅薯稈甚至還能擺上高級酒店的餐桌。于祥沛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了這一信息,心動的他先后在上海、廣州等地專門學習了紅薯再利用開發技術。最終,經過對西南多地的考察,他和伙伴們選擇了在江津開辦企業。

▲津小薯農業開發(重慶)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到村民家里收購
“10月預計要發出20噸。”于祥沛介紹,公司的加工車間位于西湖鎮當地,收購來的紅薯稈經過殺青、冷卻、晾曬、烘干封裝后,會迅速裝車運走,預計在7天左右即可通過廣西南寧出口國外。

▲于祥沛為紅薯稈殺青
“加工后的紅薯稈會從青綠色變成金黃色,到時候就真的成‘金稈稈’了!”于祥沛抱起一團卷曲纏繞的紅薯稈說。一畝紅薯地全年可采摘兩季,約1500斤紅薯稈,按照市場收購價每斤0.7元計算,可額外為農戶增收1000元以上。

▲晾曬

▲曬干后的紅薯稈
目前,該公司已和西湖鎮、吳灘鎮、蔡家鎮的8個村社達成了收購合作意愿,預計今年可出口50噸,可為農戶增收100萬元左右。下一步,公司除了繼續推廣收購紅薯稈,還將逐步開發紅薯主藤、紅薯粉、紅薯葉、紅薯葉茶等產品種類,有力拓展農產品出口平臺。
從沒人要,到“出國門、闖世界”,江津紅薯稈將完成令人驚嘆的華麗轉身。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紅薯稈“變廢為寶”,在區內尚屬首例。通過深加工和精加工技術,構建銷售渠道,讓更多普通農產品煥發新生,對有效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
全媒體記者:陳婷 賀奎 胡德賽 王明
紅薯種出“甜蜜”致富路!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將于10月27日召開農機“走出去”經驗分享會
沙溝紅薯產業園迎來新的增收“薯光”
千畝紅薯獲豐收 田間地頭采收忙
《瞭望》點贊齊河:走出一條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兩山”兼得的發...
二十大時光 江津黨員干部群眾牢記囑托闖新路 滿懷信心向未來
二十大時光 | 江津黨員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
靜寧“90后”小伙返鄉創業:從牛棚“哞哞”聲走出來的致富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