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11:35


金秋十月,位于世界文化遺產敦煌市懸泉置遺址的懸泉谷內的胡楊、蘆葦等樹木植被被秋色渲染,景色如畫,美不勝收。



據介紹,敦煌市懸泉置遺址緊靠三危山山口,從山口順懸泉谷行約1500米到達懸泉。因水從高臺流下,懸空入潭,故名懸泉,敦煌當地人俗稱“吊吊水”,又稱貳師泉。



懸泉置遺址位于敦煌與瓜州兩市縣交界處的祁連山支脈三危山北麓戈壁邊緣,是漢代設于河西地區交通線上的一座規模較大的驛置。其主要功能是傳遞各種郵件和信息,迎送過往使者、官吏、公務人員和外國賓客。遺址由塢院、馬廄、灰區及其附屬建筑構成,分布面積2.25萬平方米,考古發掘面積4675平方米。出土文物包括簡牘文書、帛書、紙質文書、絲織品、農作物、家畜骨骼等7萬余件。懸泉置遺址對研究漢代驛置建筑規劃、結構及郵驛制度提供了重要歷史見證。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遺產點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鄉村振興織錦繡
冬奧小鎮的“陽坡蘋果”熟了,金秋采摘正當時
涿州金秋好“豐”景,村民笑開顏!
敦煌市莫高鎮 陽關鎮兩家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揭牌啟用
敦煌市肅州鎮:召開民情懇談會助力高標準農田建設
敦煌市:“紅色驛站”里的“雙向奔赴”
敦煌市月牙泉鎮:黨建引領聚合力 人居環境換新顏
金秋蟹味美 機械助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