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 2022-11-04 14:17
眼下,秋收工作接近尾聲。10月28日,記者在通化縣三棵榆樹鎮沿江村的一處玉米地里看到,幾臺大型秸稈打包機正穿梭于田間作業。所到之處,秸稈被“吃”進機器,經過壓實、固定,又“吐”了出來,壓縮成圓柱形草捆整齊地排放在田地里。
“現在全都是機械化作業收集打包,省時又省力,方便了我們老百姓,解決了秸稈處理問題。”三棵榆樹鎮沿江村村民周麗高興地對記者說。
為從根本上解決秸稈禁燒問題,三棵榆樹鎮主動對接秸稈打包企業,增加10余臺打包機,極大提高了打包速度。打包好的秸稈統一送往電廠,作為發電原料進行回收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減輕農民的勞動負擔,實現綜合利用、節能環保雙贏。
近年來,通化縣持續推動秸稈綜合利用,通過調整優化秸稈禁燒管理方式,建立“矩陣式+網格化”管理體系,實施縱向領導包、橫向單位抓、指揮集中化、基層網格化的管理機制,確保每一個地塊都有科學的處置方案和完備的處置措施。
來到通化縣英額布鎮通化有點牛牧業有限公司的牛舍內,數百頭牛正悠閑地吃著飼料。場長王林告訴記者,這些飼料正是由秸稈變廢為寶加工成的。
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新途徑,通化縣堅持農用優先、多措并舉,持續推進秸稈處置“5+1”模式,按照肥料化和飼料化為主,能源化為輔,原料化和基料化為補充原則,大幅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
目前,通化縣英額布鎮、大泉源鄉等鄉鎮已逐漸形成集鮮食玉米種植、加工、玉米青秸稈收儲、肉牛養殖、糞污有機還田為一體的完整綠色農牧閉環產業鏈,有力推動肉牛產業園與玉米種植基地農牧互補,實現綠色生態、循環再生。
與此同時,通化縣還印發《通化縣秸稈能源化利用工作實施方案》,堅持以項目建設帶動秸稈能源化利用,鼓勵吉林省通源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東明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等企業開展秸稈能源化利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最大化。
哪種模式更高產,試種一下就知道
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南昌綜合試驗站在余干開展設施漁業與...
[湖南]湖南茶業綜合產值跨越千億元大關
今日學習 · 挖掘鹽堿地開發利用潛力
如何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來了
山東兗州區:踐行“四有”工作法 探索新業態新就業青年工作新路...
千年傳說、未解之謎…快來探索江津這座神秘古剎
西青區王穩莊鎮引進智慧農業管理模式 高產優質水稻迎來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