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2-11-07 11:18
在睢寧的廣袤田野里
忙碌是秋日的主旋律
連日來,農民、種植大戶忙秋種
農技人員、黨員志愿者
活躍在田間地頭助秋種
一幅生動的秋種圖正在展開
沈如寶是李集鎮莊河村種植大戶,今年承包了300畝土地,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農忙時節人手短缺,一群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來到他的承包地幫忙播種施肥。有了志愿者的幫助,沈如寶不再為人手問題發愁,秋種更加順利。 據悉,每年夏收夏種和秋收秋種的時節,莊河村都會組織20余名黨員志愿者組成志愿服務隊,幫助種植大戶及家中缺少勞動力或在外務工不能及時返回的群眾收種。 今年秋季,莊河村志愿服務隊已經幫助20多戶村民種了300多畝小麥。目前,全村2800畝小麥種植也已經接近尾聲。 在郝莊村集體馬鈴薯種植合作社的承包田里,農技人員正在向合作社工人和郝莊村種植大戶傳授播種小麥的技巧。在農技人員指導下,種肥同播一體機裝好麥種、尿素、復合肥后開始作業。 農技人員提醒農戶要精細整地、精細播種,對種子進行藥物處理,以預防病蟲害。播種后一定要鎮壓,鎮壓能提高出苗率,并減少寒冷天氣對小麥的凍害。 郝莊村黨總支書記趙雨介紹,2018年,郝莊村成立了集體馬鈴薯種植合作社,承包了100余畝土地種植馬鈴薯、小麥。今年,合作社承包地擴大到700余畝,種植品種也增加了水稻及養心菜、元胡、瓜蔞等中草藥。 擴大種植后,他們發現小面積種植和規模化種植差別極大,技術成了難題。正發愁時,鎮里的農技人員主動上門指導,經過專業指導,他們的種植實現了低成本、高效率、高收益。 據介紹,目前,李集鎮的旱田作物已全部收種結束,2.1萬畝水稻也全部收割完成。全鎮小麥種植面積5.05萬畝,截至11月3日已經種植了4.53萬畝。 不僅是李集鎮,連日來,睢寧縣各鎮(街道)及農業部門紛紛組織農技人員、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深入田間地頭助秋種。今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為111萬畝,目前播種已進入尾聲。 在慶安鎮杜巷村的一處高標準農田,田野一望無際,點點綠色從土壤中悄悄冒頭。 這塊農田可不是一般的高標準農田,而是今年打造的生態型高質量高標準農田。旱能灌,澇能排,河道潔凈美麗。以前的農田里基本都是石渣路農路,經過提檔升級變成了水泥路、柏油路,為大型機械作業提供了方便。 去年,睢寧被評為全省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縣。 今年,我縣按照“豐田、秀水、聯路、潤林”發展思路,以“生態優美、優質高效、鏈條健全、科技強勁、綠色厚植”為抓手,加快推進農田退水示范區建設、主要道路提升及支溝清淤工程、白塘河郊野公園項目、田間水利工程,全力打造慶安湖周邊10萬畝集中連片的生態型高質量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該示范區涉及慶安、魏集、睢河等鎮(街道),其中慶安鎮涉及4萬畝,目前該鎮已建成2萬余畝生態型高質量高標準農田。 據介紹,依托生態型高質量高標準農田,慶安鎮稻蝦共作模式進一步提升,并建成了省級農產品加工園示范區、優質綠色稻麥示范區、花生大蒜輪作示范區。生態型高質量高標準農田建設,將帶動周邊的農民走向現代化新農民道路。 當前,睢寧(稻麥)綜合示范基地內播種的冬小麥已經全部出苗,深綠淺碧交錯,仿佛一條綠色長毯鋪織在天地間,眾多優質稻麥品種從這里走向睢寧的田野。 據介紹,睢寧(稻麥)綜合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是科技集成創新平臺、科技成果遴選超市、農民培訓課堂、技術人員創新陣地和農業決策參考現場。基地通過稻麥綠色高質高效技術的試驗、示范、熟化、宣傳、推廣等手段,不斷總結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的做法與經驗,改變傳統的說教式手段,以實際場景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幫助農民銷、領著農民富,不斷將成熟的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推廣應用到大面積的生產上。 2016年,該基地被確定為首批“江蘇省現代農業科技綜合示范基地”,主要開展適于淮北地區推廣應用的稻麥豐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其核心區占地500畝,分為新品種展示區、新技術示范試驗區、新產品展示示范區、新模式儲備試驗區和百畝高產攻關示范區五大功能區。 年均展示稻麥新品種計46個、新技術10項、新產品12個、技術儲備試驗8項,建立高產攻關田5個,今年的全省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的年度總結評比中,該基地榮獲了全省第一的好成績。 睢寧的廣袤田野里 孕育著無盡的希望 種子在肥沃的土壤里扎根 汗水與技術滋潤它們成長 期待來年的好“豐”光!














【特色產業】東開張村:地坑大棚產業助力村集體經濟增收
“十三五”以來我國中醫藥領域共獲23項國家級科技獎項
2022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高峰論壇在京舉行
打造金融助農“1+5”運行體系 重慶金融助力農村致富帶頭人行動計...
滕州市抓好秸稈綜合利用 助力鄉村生態振興 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成...
[安徽]宿州:科技助農添動力 夯實三農“壓艙石”
《希望的田野》正式開始錄制
稻谷黃,秋收忙!機械化收割助力九河鄉近6千畝水稻顆粒歸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