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發布 2022-11-11 17:53

金秋時節,稻谷飄香,石筧鄉蓮花村火燒坑和三坑村西坑的“共享稻田”迎來了收獲的季節。伴隨著碾米廠轟隆隆的機器聲不絕于耳,金黃的稻谷在機器中不停翻轉,經過多道工序,一粒粒雪白飽滿的高山大米裝袋后,將被送到它們的“主人”手中。
這是石筧鄉強村公司因地制宜、創新推出特色消薄項目——“共享稻田”結出的“金稻穗”。在充分整合現有農田資源的基礎上,石筧鄉著力破解偏遠山區土地資源閑置嚴重、利用率低下、產業發展突破難等瓶頸問題,通過賣生態、賣品質、賣文化,帶動村集體和村民持續增收。

2021年5月,蓮花村火燒坑推出首期39畝“共享稻田”,以3999元/畝的價格被城里的“田主”全部認領。今年,石筧鄉又新整治出三坑村西坑自然村27畝拋荒地,并從慶元百山祖引進“月光田螺”,打造“稻螺共生”試驗區,66畝“共享稻田”一經推介,便被認領一空。
周女士是一位來自杭州的“田主”,假期閑暇時,她便帶著家人孩子一同來到石筧鄉,體驗農耕勞作的樂趣,她感慨地說:“對孩子們來說,不僅玩得開心,還身臨其境體會到了豐收的喜悅。而對于我們來說,農活時光也是彌漫在記憶深處的鄉愁。”

“田主”們不僅可在日常參與農事活動,還能在豐收之時,現場體驗割稻子、打稻谷、捉田魚、摸田螺等傳統農耕活動的樂趣。其中,電科東信本部直屬黨支部聯合三坑村第一黨支部,還將黨員教育活動辦到了“共享稻田”里,一堂別樣生動的“雙向黨課”在這里開講。農村黨員們手把手向東信黨員傳授收割、打稻等技巧;東信黨員們向農村黨員介紹、講解公司開發的信息化技術,生動活潑的學習形式,不僅增強了學習教育的吸引力,也增強了黨課的感染力。“到這里上黨課,不僅加強了我們自身的黨性修養和黨性鍛煉,也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年鄉村振興的發展巨變。”東信黨員們紛紛感慨,“共享稻田”里的生動黨課,不僅讓黨課“入腦”“入心”,也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美麗鄉村的蝶變。

“共享稻田”的發展模式也解鎖了鄉村振興的“綠色密碼”。據統計,第二期“共享稻田”共可收獲“共富米”3萬多斤,為70余名村民帶來收入超16萬元,強村公司增收超30萬元。
如今,石筧鄉不斷持續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依托強村公司,辦起了茶油廠、開墾了共享田、建起了小民宿,不斷豐富生態轉化載體,講好綠色共富故事,讓村民們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寬。
信息來源:文/記者 丁思文 圖/石筧鄉
推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結出新碩果——十論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
?秋賞陽明湖,共享生態福!2022年陽明湖賞楓節系列活動今日開幕
參展各國企業攜手開拓創新——共創發展機遇 共享合作成果
氣候大會中國角舉行"綠色生活,共建共享"主題邊會
共治一江水 共享生態美
稻田里面“擺擂臺”,沃得農機“慧”豐收
第五屆進博會開幕首日精彩紛呈——以開放促共享共贏
共享發展機遇 共創美好未來(進博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