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德州公眾號 2022-11-15 14:53
2022年7月1日,山東德州樂陵市丁塢鎮楊盤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一片熱鬧景象。楊盤村的結對共建單位樂陵經濟開發區,正在這里舉辦一場活動,樂陵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宣傳委員王延霞為群眾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識等知識,村民表演扭秧歌、廣場舞、小品等節目,大家歡聚一堂。
在樂陵市,結對共建單位參與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已不是新鮮事兒。2022年3月份,樂陵市出臺實施方案,深化拓展文明單位“1+1”結對共建活動,在前期文明單位、文明村“1+1”結對共建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市級文明單位與文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對共建實現全覆蓋。并積極打造“樂助·文明‘1+1’”品牌,充分發揮文明單位的優勢和文明創建引領作用,結對幫扶文明村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同開展鄉村文明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改造提升建設,實現外有推力、內生動力,增強文明鄉鎮、村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生命力、向心力,進一步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92個文明單位帶著資源下沉
“一個文明單位就是一面文明旗幟,推進文明單位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共建,有助于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動員、整合、引導、服務、創新、保障等能力,讓群眾真正零距離享受文明碩果。”中共樂陵市委宣傳部主持日常工作的副部長于東鈞說。
基于這一認識,樂陵市結合全市92個文明單位和社區(村)實際情況,按照1個文明單位對口1至2個文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原則開展結對共建,重點圍繞思想鑄魂、文化惠民、村風弘揚、家風培育、環境改善、移風易俗等六項工程,通過“講、評、幫、樂、慶”等五種形式,開展結對幫扶活動。
“我們要求,結對共建文明單位要在幫扶時間內完成‘十個一’共建工作,帶動本單位資源下沉村(社區)。”中共樂陵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大為介紹,各文明單位結合實際,幫扶完善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現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五有”標準;建立一本文明實踐家庭站檔案;打造一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廣場,配套一批文化娛樂(健身)器材;組建一支廣場舞隊伍;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附近顯著位置繪制一定數量的文化墻;組建一支志愿服務隊,圍繞“五為”主題每月至少開展一次志愿服務活動,打造1個志愿服務品牌項目;每季度開展一次理論宣傳活動;每年組織開展一次“好媳婦”“好公婆”“文明戶”“誠信戶”等“身邊好人”典型評選表彰活動;制定完善一個村規民約,開展“優秀紅白理事會”“村規民約優秀踐行者”等評選活動;每年策劃一場“我們的村晚”文藝演出活動等。
走進樂陵市市中街道蘇家村,一面寫有“垃圾分類從你我做起”的文化墻映入眼簾,在文化墻的旁邊,就是設置規范的垃圾分類投放點。“有了這個垃圾分類投放點,我們都開始學著把垃圾分類再扔,為保護生態環境出一份力。”蘇家村村民蘇安青說,村里的“垃圾分類主題廣場”成了引領美德健康生活新風尚的“磁場”,很多村民利用閑暇時間來這里主動學習垃圾分類常識。
樂陵經濟開發區在丁塢鎮開展文體活動
“我們發揮部門職能,并充分利用省派、市派第一書記資源,為村里提供多種幫扶。”市中街道順河村的文明共建單位——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副局長蓋鵬說,順河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時,樂陵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組織專業機械進村清理村內殘垣斷壁和衛生死角,并安排苗木修剪的技術人員進村指導,目前正計劃在順河村清理出19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建設文化娛樂廣場。
樂陵市胡家街道千頃張新村是樂陵市交通運輸局的結對幫扶村,樂陵市交通運輸局不僅和千頃張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常態化開展活動,還為千頃張新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添置了樂器、整修了上墻制度等,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煥然一新。
“文明單位下沉拉動資源下沉,文明實踐陣地質效雙提,豐富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的功能,滋養了孵化文明的肥沃土壤。”楊大為說。
特色志愿者隊伍推動服務下沉
5月31日,樂陵市教體局主辦的樂陵市“奔跑吧·少年”兒童青少年主題健身活動啟動儀式暨樂陵市鄭店鎮中小學體育藝術節在樂陵市奎臺中學舉行,活動主要開展面向全體兒童青少年,覆蓋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常態化主題健身活動。活動現場通過花樣跳繩、手勢舞、田徑運動比賽等多種形式,充分展示新時代運動健康、充滿活力的樂陵市兒童青少年風貌。
結合部門職能建立特色志愿服務隊推動服務下沉,是2022年樂陵市深入推進文明“1+1”的特色做法。
樂陵市農商行志愿服務隊到幫扶村送清涼
1月17日,志愿者協助胡家幫扶村千頃張村進行外來人口摸底排查;2月11日,志愿者到幫扶村的困難群眾家中慰問、幫助;3月18日,志愿者進幫扶村開展愛護環境宣傳,并開展了衛生清掃活動;4月10日,志愿者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日宣傳;5月12日,志愿者倡議村民告別陋習、文明祭祀;5月23日,志愿者服務隊開展“黨建帶紅建 薪火永相傳”主題活動,為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帶來關愛大禮包……
與胡家幫扶村千頃張村結成幫扶對子以后,樂陵市交通運輸局“棗鄉交通”特色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成了村里的“常客”。而在樂陵市,像“棗鄉交通”志愿服務隊一樣活躍在鄉間的志愿服務隊還有很多:樂陵市市場監管局“食安為民”特色志愿服務隊定期到共建村開展飲食健康測評、家庭飲食健康指引;樂陵市生態環境局“愛在棗鄉美在樂陵”特色志愿服務隊等進村開展“無為”志愿服務活動;樂陵市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開展“端午慰問傳文明 敬老愛老志愿行”志愿活動;樂陵市林業局進村開展倡導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宣傳活動等等。
樂陵市各級文明單位以結對共建為契機,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和共建村共同開展鄉村文明創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鄉村文明創建工作注入活力。樂陵市委宣傳部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全面督促、指導和檢查,以保證活動扎實有效開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樂陵市實行的文明‘1+1’結對共建活動,讓我們在推動單位自身精神文明建設的同時,能夠為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新時代美德樂陵添磚加瓦,為樂陵市精神文明工作貢獻一份力量,非常有意義。”樂陵市鄉村振興服務中心主任劉玉花的話道出了文明單位的心聲。
得益于各單位特色志愿服務隊在各村建立完善村規民約、倡導移風易俗、開展訪貧問苦、組織文化活動等方面發揮的帶動引領作用,如今,廣大農民群眾參與文明共建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日漸高漲,文明“1+1”結對共建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文明實踐融入百姓生活
文明結對共建,必須了解各村實際情況,才能“按需點單、照單抓藥”。在這個過程中,各文明單位充分發揮了橋梁紐帶的作用。
樂陵市城鄉規劃編研中心駐孔鎮鎮孔順村第一書記馬斌,也是樂陵市規劃編研中心在孔順村的“文明常駐官”。文明“1+1”結對共建開展后,他按照單位安排,積極主動走訪村民,了解社情民意和村民的文化需求。“鄉村發展離不開精神文明建設,它能激發群眾向上向善的動力,村民對文化的需求也比之前更高了。”馬斌說,樂陵市城鄉規劃編研中心緊緊依靠中心志愿服務隊,廣泛征集村民對文體活動的需求,列出了村民的需求清單,并結合重大節慶、節假日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
樂陵市總工會志愿者在幫扶村開展護理知識培訓
“每天晚上這里都是左鄰右舍的‘打卡’聚集地,大人跳跳舞、小孩一起玩耍,一片歡聲笑語。文明實踐專管員越來越專業,組織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大家心里可高興了。”樂陵市鄭店鎮鎮東新村村民李永芹說,自樂陵市總工會與鎮東新村結對共建以來,不僅幫忙完善了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化廣場、農家書屋,協助建立起廣場舞秧歌隊,還“授人以漁”,進村開展文明實踐專管員培訓,指導村里的專管員組織開展“送文化”“送服務”活動,開展各類典型評選,建起文明實踐家庭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品質不斷提升,真正融入了鄉親們的生活。
“文明共建單位幫助我們評選‘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讓評選公平公正公開,結果更有說服力,在村里形成了尊重、學習、爭當先進典型的好風氣。”談起文明“1+1”開展以來村里的變化,鄭店鎮鎮東新村黨支部書記劉良河頗有感慨。
各文明單位在幫扶共建村助力典型選樹,協助村里選評出認可度高的好媳婦、好婆婆、美德之家、身邊好人等,激發了村民崇德向善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要我評”為“我要當”,“好人現象”成為鄉村的一道亮麗風景。
文明“1+1”帶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進鄉村,為鄉村文明建設注入動力和活力。據統計,目前樂陵市130個村,建立了390支志愿服務隊。與此同時,各文明單位的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也不斷提升,2022年以來,有92個單位相繼成立志愿服務隊119支,先后開展文明“1+1”志愿幫扶活動460余次,在樂陵市掀起了爭創“文明先鋒”的濃厚氛圍。
“如今,樂陵市鄉村文明建設外有推力、內有動力,形成了以城帶鄉、城鄉共建、共同發展的鄉村文明新風貌。”于東鈞說。
鄉村民宿如何提質發展
鄉村振興看甘肅丨甘肅舟曲:羊肚菌開拓增收新路子
甘肅省舟曲縣:現代農業賦能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臺江縣長灘村:村美民富產業興
一芽一葉一抹香 湖北來鳳茶經濟的鄉村振興進行時
把“小木耳”做成鄉村振興“大產業”
云南瀾滄:小茶葉“摘出”鄉村振興大產業
雷波縣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