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2022-11-17 10:40
▲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生活物資供應,重慶市渝北區協調相關部門、企業加大組織貨源力度,保障市民“米袋子”“菜籃子”。圖/新華社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學精準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對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提出了二十條措施。連日來,多省市對照“二十條措施”部署調整當地防疫方案,探索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最優解,為防住疫情、穩住經濟,實現安全發展夯基助力。
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14日,陜西省鎮坪縣、福建省福州市、江西省廣昌縣、吉林省延吉市、安徽省合肥市及上海市等多地都已積極調整現行的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暫不開展區域全員核酸檢測。11月14日,石家莊也關閉了市內免費核酸檢測點,不再要求全員強制核酸檢測,隨后又增設部分免費核酸檢測網點。相應的,有的省份取消了人員跨行政區流動需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要求,文旅部發文要求跨省旅游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這些舉措無疑有助于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促進市場需求恢復和經濟循環暢通。
但也應看到,從這幾日的實施效果看,在政策落地過程中,一些地方還存在不太適應的問題。比如,有的地方取消免費核酸檢測網點,而一些單位上班卻還需核酸證明,民眾似乎也并未做好“心理準備”,家庭“搶囤”呼吸機、“囤藥”在輿論場引發熱議。對此,地方政策再做調整。這本是個探路的過程,其間有波折和反復,也無可厚非。
不過,這其實也在當前防疫的關鍵期,為各地做好防疫工作提了個醒。中央政策的出臺,往往著眼于全國層面,站在宏觀維度,做出趨勢性的要求。而具體到地方,如何因地制宜把中央的防疫要求嵌入到地方防疫具體措施中,顯然既要吃透政策,又需對地方疫情發展情況有必要的掌握和研判,對民眾的防疫心理預期有足夠的了解。
尤其是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國內新發疫情不斷出現,各地面臨的疫情形勢不盡相同,這就需要更加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在優化防疫管理政策時,做到“知己知彼”“上下貫通”。知己,就是要充分了解自身的防疫“工具箱”,在新的防疫要求下,哪些可用,哪些必須棄用,哪些可以搭配打出“組合拳”;知彼,就是根據流調排查、核酸檢測結果等,及時掌握疫情發展情況和趨勢,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上下貫通”就是要打通政策落地的關節卡口,確保中央防疫要求穩健有序落地落實。
具體到“二十條措施”,各地需及時找到“歸位”。類似“加大一刀切、層層加碼問題整治力度”,“將風險區由高、中、低三類調整為高、低兩類,最大限度減少管控人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諉拒診”等要求,都是剛性約束,各地必須執行到位;而針對核酸檢測的要求,則需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做出相應調整。
此外,在疫情政策的優化調整過程中,一些民眾產生了“放開”“躺平”的錯誤認識,這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引導和提示。疫情沒有結束,躺平不可取,躺贏更不可能。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仍需堅持,個人防疫責任還不能丟。
總之,二十條措施內容看上去不多,但需各地深刻理解和掌握具體內容和有關要求,原原本本地理解,才能更好貫徹執行,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關系。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賈寧
棉花生產精準作業和智能化管理學術報告會在線上舉辦
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和行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中...
宜城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采取措施 應對降溫天氣
如何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解讀問答來了
防疫“二十條”,最新解讀
如何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要點來了!
“共同的家園,一起守護”!住地因防疫需要被管控,小區居民就地...
市委常委會會議:準確把握全面落實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措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