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金山 2022-11-18 16:59

“秋風起,蟹腳癢”已是世人耳熟能詳的美食諺語。立冬前后,圍爐把盞,一口蟹膏,配一口黃酒,當是人生一大快意事。

11月中旬,在楓涇鎮開太魚文化有限公司,工人從池塘中一節一節提起蟹籠,將鮮活肥美的螃蟹倒入桶中,每一只都超過了成年人拳頭大小。

“我們的螃蟹比陽澄湖大閘蟹要晚上市半個月左右。因為生長周期長,個頭更大,肉質更飽滿、鮮美,還帶著青草香。”場長蔡清潔向記者介紹開太魚清水大閘蟹的特色。

據介紹,從今年2月扣蟹投入池塘,到長成成品蟹,共經歷9個月的生長周期。相比于普通養殖每畝1000只左右的密度,在開太魚每畝池塘只有400只蟹。
此外在1.5到2米深的池塘中,種滿了開太魚特別培育的苦草,用以凈化水質,使水質達到國家II-III類水標準。池深、草密、水清,居住在“低密度別墅”中的大閘蟹沒有受今年夏天高溫天氣影響,不僅存活率大大提高,也獲得了更多的發育空間。

9月,大閘蟹進入生長關鍵期后,開太魚又為它們特別布置了“肥宅池”:池底鋪細沙,讓螃蟹自然爬行磨白,以6‰-7‰咸淡水模擬海水。由于大閘蟹的生活習性是回到入海口交配繁殖,在咸淡水環境下,大閘蟹會加速進食。此時再大量投放熟玉米、大豆、深海帶魚等高營養價值飼料,并保持熟食投喂,以降低大閘蟹的寒性。如此長成的大閘蟹一個個“青背白肚金爪”,肉質飽滿、蟹膏肥嫩。

前不久,開太魚清水大閘蟹被評為2022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金蟹獎”。自2014年以來,開太魚已連續8次捧回該獎項。此外,還曾獲得2019年“王寶和”杯全國河蟹大賽“最佳口感獎”。
“今年蟹王是一只9兩多的公蟹,母蟹最大6.8兩。”蔡清潔告訴記者。平均母蟹3到3.5兩,公蟹4到4.5兩,今年產量10萬頭,共4萬斤左右。

撰稿 范黎平
[天津]寧河區:守護“綠水青山” 打造“金山銀山”
抗疫故事|一支特別的“后勤兵”
金山有家“長”在稻田里的咖啡博物館,你聽說過嗎?
高產優質!這一水稻新品種在金山試種顯成效!
又是金山秋糧歸倉時,訂單優質稻迎豐收!
新建涼棚、冷庫等設施!金山這個產業化聯合體環境持續優化
金山這個居民區走出了一條關愛老年人的“不尋常”之路……
“三大法寶”扮靚金山這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