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金山 2022-11-18 17:00
金山農民畫是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江南水鄉風土人情為主要題材,融合刺繡、剪紙、藍印花布等民間藝術表現手法,馳名中外。為持續拓寬金山農民畫的保護與傳承,營造濃厚的非遺文化學習氛圍,區文旅局、區教育局、區教育學院、金山農民畫院及各基地學校等聯合開展金山農民畫“教材、作品、展覽、畫家”進校園系列活動。

近日,在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金山前京中學的“非遺金山農民畫中學生工作坊”的教室里,老師給學生們講解了金山農民畫的用色技巧。現場展示的農民畫,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金山前京中學學生潘俊伍說:“這堂課上,我們學習了同類色和對比色。我準備用紅色的同類色和藍色的對比色來畫大鵬,以暖色調為主?!?/p>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金山前京中學教師 侯雨豪
今天這節課,我教授了學生金山農民畫的用色技巧。學習了金山農民畫的用色方法后,還可以延伸并運用到生活中,這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




除了課堂教學之外,學校還開設了金山農民畫展。現場展出的《二十四節氣圖》將金山農民畫與金山本土特色景點、民俗相融合,讓學生們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背后的意義。此外,現場還展出了不少學生作品。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金山前京中學學生 黃承龑
這些金山農民畫很好地將二十四節氣呈現了出來,并且還融合了金山的一些地方景色 ,感覺很親切,也很貼近生活,讓我們了解了更多關于二十四節氣的知識。

金山農民畫院院長朱紅表示:“事實上,此次畫展,以及‘大美中國 我和我的家鄉’繪本,都是金山農民畫院開展‘金山農民畫進校園’工作的重要舉措。我們想通過金山農民畫,達到美育和德育教育的意義。”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金山前京中學以金山農民畫為載體,創新搭建了“傳、學、研、創”的“四維一體”非遺文化進校園平臺,并通過家、校、社聯動教育,探索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發揚的新路徑。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金山前京中學校長 張連芳
學生和家長們都對金山農民畫非常感興趣,所以我們有時會在雙休日,利用鄉村少年宮開展金山農民畫的相關創意活動,家長們也會陪著孩子一起來創作。
目前,區教育學院與金山農民畫院成立了金山農民畫教師研修班,今后將通過一系列創作學習研討等活動,拓展課堂教學理念。
金山農民畫院院長 朱紅
我們想把“金山農民畫進校園”這項工作做好、做實。因此,我們計劃了金山農民畫的教材、作品、畫家以及一些展覽進校園的活動,目的就是想把金山農民畫的傳承工作做得更廣、更好,培育好未來的接班人。
記者 熊雪寒 顧青凡 陳天藝(見習)
金山有家“長”在稻田里的咖啡博物館,你聽說過嗎?
高產優質!這一水稻新品種在金山試種顯成效!
又是金山秋糧歸倉時,訂單優質稻迎豐收!
新建涼棚、冷庫等設施!金山這個產業化聯合體環境持續優化
金山這個居民區走出了一條關愛老年人的“不尋?!敝贰?/p>
“三大法寶”扮靚金山這個村!
書法藝術進校園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天祝: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進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