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政研網 2022-11-29 08:32
永和鄉地處衡山縣東南部,全鄉總面積67.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6萬畝,林地面積5.15萬畝,下轄10個村、2個社區,總人口3.27萬人。鄉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陽光充足,以小水果種植而聞名,素有“小水果之鄉”的美譽,2019年被評為湖南省“農業產業強鄉”,2020年該鄉龍鳳村被授予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全鄉百畝以上規模種植的品種有沃柑、冬棗、菁香桃、陽光玫瑰葡萄、紅心獼猴桃、西瓜、香瓜等十余個,水果種植面積共計近1萬畝,年產值超2個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相關產業從業人員3000余人,琳瑯滿目的“小水果”日益發展成為強鄉富民的“大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強大動力。
一、政府與市場聯動。統籌發揮政府“看得的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聯手推動小水果產業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美麗蝶變。一是組織領導聚力。衡山縣委、縣政府始終將永和小水果之鄉作為該縣特色產業強鎮的樣板來打造,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并成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的小水果之鄉建設領導小組,精心指導發展、幫助解決問題。永和鄉黨委政府主動擔當,全力作為,成立了由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小水果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下設小水果辦,整合全鄉之力為小水果產業發展壯大保駕護航,力爭將永和鄉打造成湘南精品果園。近三年,累計協助流轉土地3000余畝,協調各類矛盾40余起,幫助經濟組織辦理各類證件、申報相關項目30余次,爭取各類項目資金700余萬元。二是行業協會賦能。以永和鄉小水果產業經營主體為骨干,成立了全縣水果產業協會,協會定期探討協商發展大計,定期組織技術交流,制定行業規范,內部互相監督,努力做到三個統一,即“統一采購、統一標識、統一價格”,為“小水果”壯大奠定基礎。三是產業聯盟強基。積極探索推進公司+市場+基地+村+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實現經營主體、村集體、農戶三者共利共贏,構建了市場觸角靈、產業基礎實、發展受益廣的小水果產業發展大聯盟,從“各自為戰”到“抱團出海”,實現更廣范圍“動”起來、“走”出去,有力促進了產業規模的迅猛擴張和產品市場占有率的快速提升,永和鄉“小水果”產業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二、技術與品質并舉。堅持以技術提升品質,以品質推廣技術,推動永和鄉“小水果”產業走出一條技術與品質互相促進、互相提升的健康發展道路。一是與市場共振。堅持“市場需要什么就種植什么”,小水果辦、水果行業協會不定期分析研判小水果行業趨勢,及時引導各經營主體緊跟市場需求,優化水果種植品類,調整種植規模,最大可能規避市場風險、提升種植效益。同時,大力推進“一村一品”政策,引導各經營主體因地、因時制宜發展水果種植,避免一擁而上、盲目種植,確保四季有果、持續產出。目前,永和鄉已經形成了龍鳳村沃柑、紅心獼猴桃、青柚,黃周村茂谷柑、貢柚,沙頭村冬棗,咸宜村葡萄,文橋村砂糖桔,新場市社區菁香桃的水果種植格局,保持了春夏秋冬四季有果的產出節奏。二是與技術共進。勇敢追逐國內一流水果種植技術,積極嘗試探索新技術,讓技術成為推動永和鄉小水果產業崛起的“關鍵先生”。與湖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簽訂技術服務合作協議,舉辦小水果種植技術培訓5場次,專家團隊前來指導達30余次,推動一批先進技術、新技術轉化落地,培養出了一批“土專家”“果秀才”。同時,加強行業內部交流,定期組織農技專家、基地負責人、鄉土專家交流水果種植技術,解決技術問題,近三年組織技術交流7次,解決技術問題20余個。三是與品質共生。將品質作為事關小水果產業發展和小水果之鄉建設的“生死線”,小水果辦和水果產業協會聯合嚴把小水果出品關,按照行業規范鑒定合格的,才能粘貼原產地標識銷售,其余品質相對較低的小水果只能以公司、合作社名義銷售,產品包裝不得出現任何“永和小水果”的字眼,以此不斷鞏固提升永和小水果的市場口碑。
三、品牌與形象同塑。堅持內強品牌、外樹形象,全面提升永和鄉“小水果”市場知名度和對外影響力。一是精心打造知名品牌。利用與科研機構合作的契機,大力推進無公害有機種植。積極開展“綠色食品”申報和認證工作,已成功申報綠色食品4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1個。大力引導經濟組織申請注冊商標,打造品牌“護城河”,已申請注冊了“衡山沃柑”“茶石冬棗”等近十個水果商標。二是加大市場推廣力度。堅持線“線上、線下”協同發力,一體推廣“永和小水果”公用品牌,與湖南達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郵樂購、農品山香、農民伯伯、平安好車主等電商平臺簽署線上推廣合作協議,在盛豪超市、九福祥超市,步步高超市等實體商超進行專柜推廣經銷,推動永和小水果走出衡山,走向三湘大地。三是推動企業股權改造。爭取項目資金,支持水果種植企業進行股權改造,“龍鳳沃柑”“紫冠冬棗”“永新農莊”等三家企業成功實施股改,掛牌湖南股權交易所,推動永和小水果經營主體實現由“作坊式”經營向現代企業經營的戰略轉變,有效增強了企業的融資能力,切實提升了永和小水果產業的市場公信力和知名度。
四、產業與旅游互融。堅持以小水果產業為核心,依托本地生態資源和特色文化,不斷豐富拓展產業內涵和外延,做好“水果+旅游”文章。一是推出水果。近年來,先后舉辦了“初戀味道·果約永和”“幸福在沃·甘甜如春”等大型采摘節活動4期,今年舉辦的“初戀味道·果約永和”衡山縣第二屆水果采摘季活動,邀請著名主持人李銳為永和小水果代言,各大基地采摘水果的游客呈井噴式增長,基地及果農累計增收超300萬元。二是推出文化。緊貼時代休閑文化和休閑方式,舉辦“家庭趣味運動會”“迎新健康跑”“短視頻大賽” “現代詩征文大賽”“非遺文化展演”“青年聯誼交友”等文化休閑活動20余次。深入挖掘龍獅贊、劃龍舟等地方傳統特色文化,新建龍獅文化展覽館,建設龍舟賽基地,組織龍舟賽、皮影戲演出等活動,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吸引游客前來觀賞體驗。三是推出自駕。推出水果采摘電子智慧地圖,內容涵蓋了永和的水果采摘基地、人文自然景觀、餐飲民宿的具體地點,有文字、圖片、視頻介紹,一鍵導航即可到達。目前,新發展農家樂4家,鄉村民宿1處,休閑垂釣5家,家庭農場7家,以水果采摘為主題的鄉村游產業體系初步形成。
[廣西]構建水稻全產業鏈 打造致富“金鑰匙”
半月鎮:打造全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鎮
河北尚義:龍頭帶動 農牧產業加速崛起
丘北:非遺文化產業成群眾增收致富新亮點
深耕大健康產業,共闖硒產業藍海 第七屆硒博會在湖北恩施州開幕
西烏旗規模化奶制品企業進駐綠色畜產品產業園區
漳平工業園區:搭平臺拓空間引“鳳”來 構筑產業發展新高地
農業產業興 鄉村畫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