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2022-11-29 12:27
▲11月9日,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工作人員在分揀快遞包裹。圖/新華社
近日,國家郵政局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優化措施科學精準做好行業疫情防控工作。
通知提到,各級郵政管理部門要推動地方政府對于已經關停的郵政快遞基礎設施,滿足解封條件的要盡快有序解封,對于承擔防疫物資、民生物資和重要生產生活物資寄遞的,要按程序優先解封。與此同時,還要求各郵件快件處理中心要避免對外來貨車“一封了之”的做法。
1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公布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條”措施以來,各行各業都在根據“二十條措施”的最新規定,結合行業實際,對疫情防控做出了更優、更細的調整。此次國家郵政局做出的調整,同樣是基于全國疫情與行業現狀的妥善安排,在保障防疫與便民服務之間尋找最佳平衡。
目前,全國疫情形勢仍然面臨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和本土疫情傳播擴散的雙重風險,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呈現多點散發、多地頻發、局部聚集態勢。
這種情況下,郵政快遞工作仍然做出優化調整措施,也是因為形勢越復雜,越需要指向更精準的防控。比如,相關通知提到,要進一步優化完善行業疫情防控措施,要抓好各項制度規范落實。一手抓實防疫,一手做好服務,既可以提高疫情防控的效率,又能夠最大程度減輕對公眾生活的影響。
尤其是,在剛過完“雙十一”的這個時間節點上,全國郵政快遞企業日均處理量大幅增加。根據中新社報道,僅11月11日當天處理的快遞包裹就達5.52億件,是日常業務量的1.8倍。從這一層面看,郵政快遞工作的調整也十分有必要。
▲11月10日,在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一家物流企業,工作人員在分揀快遞。圖/新華社
做好郵政快遞行業疫情防控工作的優化調整,保障物流的暢通,實際上也能夠帶動行業逐漸回暖、加速修復,可以最大程度打通運行堵點,保障行業暢通,促進上下游穩定。
疫情至今近三年的時間,不少行業對疫情的新冠防控與應對也經歷了從茫然無措到游刃有余的轉變。但不管是怎樣的經驗,所有考慮的第一落點都應該是公眾利益。因此,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公眾對快遞便利的訴求,都不能也不該被忽略。
在確保防疫大局的前提下,對郵政快遞行業做出進一步的優化與調整,盡可能滿足公眾收寄快遞的需求,而非讓大家再“忍一忍”,也是更加精準、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的重要原則。
還得看到,進一步優化郵政快遞措施不僅有現實必要,也有足夠的科學依據,更不是放松對疫情防控的要求。
根據此前相關專家介紹,新冠病毒附著在物品表面時,與病毒寄生在生命體上的情況不同,快遞只是病毒傳播的介質,既不會散播病毒,也不會成為病毒的培養皿。不接觸快遞或對快遞有效消毒后,就不會造成感染風險。因此,也無需擔心相關舉措會造成快遞對病毒的傳播,或是其他風險等。
疫情防控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優化完善的過程,從國家層面防疫政策的不斷優化,到各行各業相關舉措的不斷完善,都是科學精準防疫的重要組成部門。其目的,也是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保障公眾的便利與生活的正常運轉。而這,不僅對郵政快遞行業來說很重要,對各行各業來說,都是一張必須做好的答卷。
撰稿 / 拾微(媒體人)
編輯 / 馬小龍
校對 / 陳荻雁
胡春華在四川督導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
平凡工作展現為民情懷 奮斗姿態不負青春韶華——絳縣橫水鎮西錄...
絳縣召開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工作推進會
深汕法院:構建“4+N”工作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萬年農村勞動力信息采集工作動員部署會召開
物流保通保暢:郵政快遞投遞量環比增長17.5%
抓牢機收減損工作——會澤農機扛起糧食安全責任
酒泉:電動農機技術優勢分析及未來工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