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8:36
“為了幫我們解決困擾多年的矛盾糾紛,走訪工作隊的干部每天晚上進村入戶了解情況,耐心講法律、講道理,來回奔走直到推動問題解決。真的很感謝他們。”信宜市東鎮街道一位村民對當地開展的“平安大走訪”連連點贊。
基層治,天下安。今年8月以來,茂名市積極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在全市開展“平安大走訪”工作,組織副科級以上干部與村(社區)掛鉤,每周三固定開展一次日訪或夜訪,確保每個村(社區)至少有1名副科級以上干部走訪,全面排查化解各類社會矛盾風險,推動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茂名落地生根。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平安大走訪”工作開展以來,茂名市副科級以上干部累計走訪鎮村3.1萬多次,收集問題11751件,解決問題10072件,轉交事項169項,群眾滿意度達到96%以上。
信宜市文廣旅體局到鎮隆鎮十里村入戶走訪。
全市域鋪開:
黨政領導帶頭掛點基礎薄弱鎮街
“自從市領導定期到村里入戶掛點走訪以來,通過協調市級資源,很多長期困擾基層的難題,很快就得到解決,不僅村民得到了實惠,連我們村干部也輕松了不少。”信宜市池洞鎮東安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李光生如是說。
據了解,茂名市把“平安大走訪”當成“一把手工程”來抓,市黨政主要領導先后多次調研督導工作開展情況,各區、縣級市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掛點社會治理基礎相對薄弱鎮街,加強對“老大難”問題的攻堅調處力度。今年8月份以來,茂名市市縣兩級處級干部先后開展走訪1324次,有效協調解決了一批“骨頭案”“釘子案”。
“針對以往走訪服務群眾時,存在的力量分散、力量不足等短板,我們此次按照‘走訪不漏戶,戶戶見干部’的標準,著力組建一支為民排憂解難的專業隊伍,探索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茂名模式。”茂名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說。
據介紹,在茂名市委平安辦指導下,各地黨委平安辦不斷探索,逐漸確定了“1+2+N”走訪工作隊模式,即組建由下沉的副科級以上干部為組長,駐村干部、村“兩委”成員為副組長,網格員、平安志愿者、“五老”等為成員的走訪工作隊。
“‘平安大走訪’就是要帶著任務下去、明確對象,才能有的放矢、精準走訪,為此,我們歸納為要做到‘六個一’。”茂名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茂名市要求各地走訪干部要明確走訪對象中的涉問題糾紛當事人、特殊困難家庭等6類群體,全面開展一輪政策宣講、一輪走訪調研、一輪帶案下訪、一輪矛盾化解、一輪幫扶慰問、一輪為民辦事等,確保底數清、情況明,為立體化處置風險隱患夯實基礎。
為提升“平安大走訪”的成效,9月初各縣區分別舉辦了“平安大走訪”工作業務培訓班。“我們對相關業務及對相關問題的受理、化解、處置等工作進行培訓,通過梳理常見問題、規范處置流程,從而提升走訪干部應對處置問題的能力素質,更好服務群眾。”高州市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
全流程跟進:
推動建立五步閉環處置機制
如何破解群眾重復反映矛盾糾紛解決不徹底、政策解釋不到位等“老大難”問題呢?
據了解,茂名市在全面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針對走訪中發現的問題,推動建立了五步閉環處置機制,即“公示-登記-辦理-反饋-評價”工作機制,確保問題查得清、管得住、解得了。
走訪開始前,村(居)定期提前向村民公示走訪的時間、地點、領導干部等信息。“我們提前兩天將各個走訪隊的計劃告知村委會。村委會在村務公開欄公示走訪的時間和帶隊干部姓名、聯系方式,提醒需要反映問題的群眾做好準備,甚至派出大學生村官幫助群眾梳理問題、準備材料。”信宜市北界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走訪干部在落實“六個一”走訪過程中始終做到及時登記核實群眾反映的情況,提出處理意見建議。如電白區“平安大走訪”隊伍上門時,都會帶上一份《群眾反映情況登記表》,方便記錄群眾的所思所憂、所需所求。
辦理問題時,接訴即辦,能當場解決的就地解決,暫時無法解決的耐心解釋,重大復雜情況則摸清情況后,上報平安辦研究,并按照“一事一策一包案一專班”辦法在7天內處理。同時,落實“一案一回訪”制度,常規事項7天內反饋;需調度事項1個月內反饋;對處置難度大的問題開展“二次回訪”,始終確保反饋及時到位。
電白區馬踏鎮長山村委會污水管網建設工程,曾因該村兩戶村民存在的界址糾紛受到干擾無法推進,村“兩委”干部多次調解無果。9月14日晚,該鎮黨委主要負責人帶隊入戶走訪,現場辦公,對兩戶村民存在的糾紛進行調解。經過細致耐心工作,兩戶村民同意擱置爭議,污水管網建設工程得以順利推進。
為進一步提升“平安大走訪”工作成效,茂名市注重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著力推動建立一體化督導檢查考核機制,成立由紀檢監察、組織、政法等單位組成的回訪工作組,在一線識別、考察干部。市委平安辦落實“每周一研判、每月一通報”制度,督導工作進展,將走訪成效納入平安建設考核內容,形成長效機制。
此外,該市還注重以群眾滿意作為評定標準,依托12345平臺發動群眾參與評價,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高州市金山街道西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梁兆揚談起“平安大走訪”中調處辦理相關問題時表示:“‘平安大走訪’工作具有很明顯的問題導向,掛點領導每次走訪都是直接向村民了解困難和問題堵點,分析切入口,千方百計整合力量,溝通協調不同的部門,化被動為主動,問題解決了,也就能更精準服務群眾了。”
全方位解憂:
確保大走訪活動不留死角
茂名在全市范圍內開展“平安大走訪”,是茂名市深化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有力舉措,有力推動了領導干部轉變工作作風,帶頭到群眾家中、田間地頭,堅持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
“‘平安大走訪’是我們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具體實踐,要求我們堅持系統觀念深化平安建設,堅持問題導向辦實事,集中排查一批安全隱患、集中化解一批矛盾糾紛、集中解決一批實際問題。”王土瑞在高州市“平安大走訪”活動動員會上作出上述要求。
據介紹,茂名市還要求各地開展“平安大走訪”時要結合農村群眾白天務工、晚上歸家的特點,推動副科級以上干部根據屬地實際情況,確定每周至少一個晚上集中“夜訪”,錯峰走訪了解社情民意,傾聽群眾訴求,化解“白天干部下村,群眾外出干活;晚上干部下班,群眾收工回家”的工作時間矛盾,確保“平安大走訪”活動不留死角。
信宜市司法局副局長楊世明在平塘鎮厚垌村走訪期間,排查出1宗影響面較大的山林糾紛,迅速組織平塘司法所及村委干部對該糾紛進行調解處理,通過耐心細致說法、講理,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簽訂了和解協議并現場履行完畢,糾紛順利得到化解。
聲音
談及工作體會時,楊世明說:“‘平安大走訪’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茂名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大好事。到村民家中‘串串門’,拉拉家常,很接地氣,群眾認可度很高。”
電白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在完成第一次入戶走訪時感嘆道:“‘平安大走訪’就是聽民聲、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憂,有助于切實打通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及時把問題解決在最基層。我們借著夜訪走進群眾家里、心里,和他們聊聊遇到的困難,盡可能幫他們解決……看著他們舒展開的眉頭和露出的笑容,感覺很值得。”
“有問題可以及時反映、當面溝通,就算沒有需要反映的問題,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為農村發展和基層平安建言獻策,大家暢所欲言、沒有隔閡,讓人感到很親切、很貼心。”電白區高地街道高地社區居民潘叔說。
“小積分” 撬動“大效能”,江湖鎮推進 “積分制”鄉村治理新模...
江蘇省開展參與補貼機具投檔全自動毯狀苗油菜移栽機專項鑒定產品...
常熟市創新“一二三”工作法 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徑
吳曙來萬年開展糧食儲備工作專題調研
二十大精神在基層廣電融媒大練兵——打造交通“大動脈” 跑出“...
中國倡導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凝聚新共識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國際社會看中國式現代化)
推動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征程——生態環境部介紹COP15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