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陸廣電傳媒 2022-12-05 16:35

初冬時節,萬物收藏,走進平陸大河廟水庫景區,紅葉漫山、碧水微瀾、天高云淡,不知不覺間,心曠神怡。

這是藏在中條山深處的一顆明珠,在深秋初冬交替之際,汲取著大自然的精華,散發著耀眼的光芒。那光芒是層林盡染,那光芒是曲徑通幽,那光芒是高峽平湖映日月。

誰說冬就該藏了,這里的山、這里的水、這里的萬千樹木,不正肆意地綻放著自己的美嗎?高空俯瞰,那宛如調色盤的“配置”,隨意就描繪出了表里山河。置身林區,大口地“吐故納新”,感覺渾身都充盈著不竭的動力。
這就是人們渴望的“詩和遠方”,她不在天涯海角,她就近在咫尺。

平陸不平溝三千,溝溝坎坎都是景。有景的地方,就會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大河廟也不例外。

“守山人”告訴記者,每年這個時候,會有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正是他們的鏡頭,讓人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大河廟。


大河廟水庫是平陸縣的骨干水利工程。勤勞智慧的人民在這“摔死狐貍氣死猴”的地方,攀懸崖、登峭壁,繞過多座山頭,橫跨數條大溝,鑿穿堅硬山巖,修建了這座水庫。
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與鬼斧神工的人為“雕飾”,共同造就了這姹紫嫣紅、五彩繽紛的美好景致。

巍峨的山,因為有了水,更顯靈動;溫柔的水,因為有了山,更顯旖旎;而這山水,因為有了人,更顯勃勃生機。

面對自然,心懷敬畏。這里是野豬、野雞、野兔等多種野生動物的樂園;這里是山栗子、山葡萄等多種野生植物的家園;這里更是人們放飛自我、感恩自然的沃土。撿一片落葉,聽一陣風聲,看一望無際的山水,怎能不釋放內心的壓力,怎能不向往人間的煙火!

這里遺留下不少名勝古跡,流傳著許多歷史傳說——像大河廟遺址、老君廟遺址、老龍潭景點與傳說、蓮花臺景點與傳說、神仙嶺景點與傳說、老虎咀景點與傳說,以及老虎溝、豹子溝、老鼠窩、半截嶺、龍王嶺、化石崖、算盤溝……

有山水的地方,肯定有故事。過去的故事,讓人念念不忘;現在的故事,讓人銘刻于心。尤其是大河廟水庫修建的故事就值得一代講給一代聽。

“水在溝里流,人在塬上愁,吃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千百年來,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默默地忍受著干旱和貧窮的折磨。
變化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在這鳥飛絕、人蹤滅的深山峽谷中,人們啃干糧、飲泉水、頂嚴寒、冒酷暑,用雙手托起了巍巍大壩,建起了這氣勢恢宏的高峽平湖。

此后,歷屆平陸縣委、縣政府,把大河廟水利工程作為興縣富民的重大舉措,從建設到管理,為之傾注了大量心血。一任接著一任干,每任都有新發展,在這幅與人民利益休戚相關的藍圖上,留下了鮮艷奪目、不可磨滅的濃墨重彩。

誠然,更大的變化是在進入新時代以后,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鄉村游“遇見”秋收,來金山這里體驗割水稻的樂趣!
平陸:“熊孩子”貪玩走失 常樂民警快速尋回
平陸:兩歲兒童不慎走失 護學交警暖心送回
平陸米湯溝秋色迷人
平陸:“沿黃一號公路”秋色美如畫
連續8年獲“金蟹獎”,金山這里的大閘蟹有何特別?
神韻隨州 一見鐘情丨相約編鐘之鄉,共賞隨州美景
江蘇蘇州:21萬多畝稻田收割 豐收美景帶動鄉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