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2-12-05 18:06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
“推動綠色發展,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
近年來,
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林業站、
縣農業農村局耕保站通過實施重點工程項目,
以切實舉措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
提升全縣濕地保護率及耕地質量。
西渭河是睢寧一條重要的縣域河流,全長約40.8公里,北起慶安鎮慶安水庫,南至邱集鎮境內匯入老龍河,流經魏集鎮、梁集鎮、高作鎮、睢城街道、睢河街道、邱集鎮,濕地面積為179.5公頃,濕地類型為河流濕地。

近日,記者跟隨縣自然資源與規劃局林業站站長卓凱來到了西渭河。卓凱告訴記者,今年春天林業站在西渭河流域建設了濕地保護小區,通過河道整治清淤以及多種樹木、水生栽植,與以往相比,西渭河流域水質及兩岸生態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

“春天時,我們栽了800多棵落羽杉、600多棵垂柳。另外,水利部門進行了清淤工程。清淤工程后土壤裸露沙化嚴重,通過植樹造林和濕地保護建設之后土壤得到了固化,水質也得到了改善。”卓凱說。
據介紹,目前全縣共建有古黃河、徐洪河、徐沙河、慶安水庫等9個濕地保護小區,濕地保護區總面積達7659公頃。通過濕地保護小區的建設,我縣濕地保護率提升到了70.9%,自然濕地保護率在全市提升了兩個位次,排在全市第二。
作為全縣濕地保護的帶頭人,在卓凱的眼中,越來越多的野生水禽出現在睢寧河流水庫濕地的水面上空,水勢縱橫、草豐水美、自然野趣的濕地生態景觀美不勝收。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 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這也再次強調了耕地保護、糧食安全的重要性。 近年來, 縣農業農村局以多種舉措持續提升 耕地質量,效果顯著。 近日,記者跟隨縣農業農村局耕保站站長曹邦州來到位于睢河街道的佳禾農業公司,在該公司田地邊上,一排大型圓柱體的沼液池十分醒目。 曹邦州告訴記者,這是全縣推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示范區之一。該項目自今年8月開始,在全縣10余個鎮種植的糧食、蔬菜和果樹上,應用腐熟糞肥1.6萬噸,實施面積3.375萬畝,推廣沼液6萬噸,實施面積6萬畝。 據介紹,沼液是廢肥處理的產物,相當于優質有機肥,液態不僅更容易吸收,還含有豐富的有機質,也相當于生物農藥,可以殺死病菌,起到防治病蟲害的作用。 因此,佳禾農業公司在前期實驗農田沼液灌溉后,耕地質量以及作物產量質量得到了提升,這也直接產生了經濟效益的增收。 “原來沒有沼液時,我們主要是用普通化肥,不僅造成土地板結,對農作物產量也有一定影響。用了沼液后,不僅耕地質量得到了提升,稻麥產量比以前也有很大提升。”徐州佳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經理李武表示。 據了解,今年全縣耕地通過秸稈還田、有機肥投入、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耕地深耕深松等舉措,土壤復含著豐富有機質,構建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體系。 同時,全縣不斷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建設,加強新增耕地質量評價工作,開展化肥減量增效,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村收集、鎮集中、縣回收”的三級農膜回收利用體系,減少對土壤的污染。 “通過一系列技術措施,我縣耕地質量有了明顯提升,根據評定評價結果,今年比前兩年提升0.06個等級,比2015年提高大約0.8個等級。”曹邦州說。



汾陽小米何以實現線上轉型
要想蔬菜一直高產,這些千萬別松懈
臺江:紅陽萬畝草場“霧凇”美景惹人醉
國家憲法日丨這些知識要知道
高峽出平湖 深山藏美景!這里是平陸大河廟
前10月規上輕工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9.8%
以鄉村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探索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
市民報警時遇騙子來電,民警霸氣喊話:兄弟還有什么想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