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09:16
“如果需要法律服務,應該怎么咨詢?”“這個《鄉村振興促進法》能給我介紹一下嗎?”最近,在朔州市應縣南泉鄉西賈莊村黨群服務中心廣場上,普法咨詢臺前吸引了不少村民,幾名“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正在與南泉鄉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耐心地回應村民的咨詢。這是今年以來朔州市廣大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積極參加法治鄉村建設、提高基層干部群眾法治意識的一個縮影。
全過程、全方位、全鏈條深化“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程,推動基層依法治理水平提升
自開展“八五”普法以來,朔州市法學會聯合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辦公室將“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程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從“規范化、信息化、適村化”等三方面入手,全過程、全方位、全鏈條深化“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程,推動全市基層依法治理水平全面提升。朔州共有1684個村(社區),通過村(社區)村民自薦、村(社區)“兩委”推薦、組織選拔等程序,由村(社區)“兩委”匯總,經過公示后遴選產生“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對象365名,已入名冊89人,平均到各鄉鎮(社區)可達到2人以上的配置要求,實現“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作全覆蓋,2023年實現各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配置全覆蓋。

(“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深入鄉村社區開展法治服務活動)
朔州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積極參加法治鄉村建設,取得了顯著效果。一是基層法學法律工作者隊伍力量不斷增強。“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隊伍組建以來,他們活躍在基層一線,深入開展涉農、疫情防控、法律援助等普法宣傳活動,積極解答群眾的法律咨詢,主動協助化解矛盾糾紛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
如今,朔州“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都成了網格員、逐步成為法律法規的“講解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社情民意的“傳遞員”、法治活動的“組織員”、法律援助的“引導員”,推動基層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濃厚氛圍。二是法治宣傳效果有效提高。村(社區)書記、主任及時將各村(社區)的法律需求通報給駐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駐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法律服務的內容,確保法律服務精準化。
此外,“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還關注本村(社區)的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尋求資源打造、維護法治文化陣地。今年以來,全市共打造了18家村居法治書屋,部分村(社區)對法治文化陣地進行了更新維護。三是法治服務的聯動性逐漸緊密。村(社區)書記、主任一方面主動聯合駐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開展普法知識培訓、基層矛盾化解,另一方面共同創作法治文化作品,積極利用好鄉村“大喇叭”、“百姓歡樂舞臺”進行展示,寓教于樂,讓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對法治文化有了更直觀、更深刻的了解。如今年2月,應縣南泉鄉西賈莊村“百姓歡樂舞臺”開展了“法援惠民生 促鄉村振興”文藝晚會普法宣傳活動,獲得廣大村民好評。如今,廣大群眾遇到法律問題會主動向“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尋求咨詢或幫助。
“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需過遴選關、培訓關、流程關和管理關
為了讓“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更好服務鄉村和社區,朔州市主要把好“四關”。一是嚴格要求把牢遴選關,將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作納入“八五”普法實施規劃和年度重點工作進行部署,明確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作的目標任務、選拔條件、工作職責、培養流程等,著重在村(社區)干部、人民調解員、村(居)小組長、網格員和熱心村(居)公益事業等人員中選拔,嚴格推薦(自薦)、遴選、公示、審核等程序,切實做到人員清、底數明。

(朔州市法學會聯合市司法局給“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頒證授徽,開展培訓。)
二是形式多樣緊抓培訓關。組織全市村(社區)“兩位”干部集中收看收聽由市法學會秘書長陳美生同志親自講授的《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加強“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建設提升基層治理法治化水平》的課程,及線上收看中央黨校、省委黨校、各大學教授的授課,夯實“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培養工程的制度根基,對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開展任前培訓。依托縣(市、區)法學會普遍開展“首席法律咨詢專家”法治實踐。依托法德大講堂、法治書屋、公共法律服務室、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法治宣傳陣地,通過法治講座、法治宣傳活動等形式,使“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及時了解掌握最新的法律和政策,更好地運用到鄉村治理工作中。
三是不折不扣落實流程關。全市“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均經培訓考核合格后進行登記造冊、頒發證書和徽章,才正式確定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全部實現持證上崗。各縣(市、區)均按照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的要求,規范定制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徽章、證書,并舉辦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頒證授徽儀式,增強村(社區)“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身份意識和榮譽感。
四是與時俱進規范管理關。如山陰縣積極引導“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參與村(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村民自治、涉法涉訴信訪、法治宣傳、人民調解、法律援助、法治創建等工作,不斷完善“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機制,加強動態管理。對優秀骨干,在發展和培養黨員、干部,提供公益性崗位,以及涉農貸款、技術幫扶、產業扶持等方面予以傾斜;對工作態度、能力不達標,或者不能勝任“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的,作出清退處理,并且同時清退網格員身份,有效激發“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隊伍積極性。

(10月9日南泉鄉東賈莊村“首席法律咨詢專家”謝國武配合法律服務室人員共同調解村民土地爭議矛盾糾紛)
此外,朔州市還全方位信息化賦能“首席法律咨詢專家”。一是強化微信綜治平臺建設。在市一級“綜治e普法”、各縣(市、區)綜治、法學會會員微信推送平臺建立案例庫,不定期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推送普法案例、法律知識,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隨時隨地學法提供常規載體。
二是聯通線上法律服務平臺。朔州市法學會采用“綜治易連”建設朔州市綜治法律服務視頻云平臺,持續發揮“互聯網+法律服務”作用,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進行法律問題咨詢、協助群眾接受法律咨詢提供便利,實現“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及需要幫助的群眾與市級“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面對面交流,獲取所需法律支持。
三是擴大法學會會員、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微信群覆蓋面。各法學會以縣鄉村(社區)所站室三級平臺為單位組建“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微信群,不定期推送以案釋法案例、法律法規等各種法律知識,實現微信法治普法全覆蓋;同時積極開展學法互動,及時準確了解“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對不同法律知識的新需求,將“按需送法”落到實處,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全面提升“首席法律咨詢專家”的法治水平和法律服務能力。(朔州法學)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夯實和美鄉村根基——我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
二十大報告學習筆記丨鄉村振興篇
河南通許縣:發展酸辣粉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在行動丨返鄉創業“新農人”——百余名年輕人回流為鄉村...
盛譽、黃凱南: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的縣域發展
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和美鄉村入畫來
鄉村振興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