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2-12-26 16:39
今年以來,山丹縣堅持把加強農村組織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奠基工程,通過培強隊伍選好人、夯實硬件強保障、打造平臺拓路徑等方式創新機制,助力鄉村振興快速推進。

建強骨干隊伍,讓基層力量“壯”起來。 充分發揮“黨校、網校、高校、實踐”平臺聯訓作用,分層分類對全縣各級干部實施精準培訓。今年以來,共開辦“鄉村振興大講堂”8期,村(社區)干部及駐村工作隊員能力提升等主體和業務班次12期,2100多人次,選派74名領導干部參加省市鄉村振興專題調訓,3300多名干部參加“一屏四城五區”、新時代基層干部推進鄉村振興等網絡培訓班,做到全縣領導干部培訓全覆蓋,有力提升了各級干部工作能力。持續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崗位大練兵、業務大比武”活動,累計開展村內練633場次,鄉內比39場次,縣內賽2場次,宣傳報道674篇,不斷提升整體工作水平和服務群眾能力。

堅持固強補弱,讓戰斗堡壘“強”起來。嚴格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縣級領導聯系43個鄉村建設示范村,79名黨委(黨組)書記全覆蓋建立聯系點,成立鄉村組織振興、人才振興工作專班和組織保障專責組,實施項目化管理,把任務量化到具體標準、細化到具體時間,形成明責、確責、履責、考責、問責“五位一體”閉合管理體系,推動任務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緊緊圍繞“群眾訴求有人響應、有機制解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清單指引》,扎實開展“學、查,用、促,曬、談”清單指引活動,采取現場去比、站上臺講、拉出來練、坐下來談、走出去學方式,高質量完成村內賽285場、鄉內賽17場、縣內賽2場,切實讓鄉村兩級清楚平時干什么、應急時干什么、經濟發展領域干什么、社會治理領域干什么,推動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貫到底落到地。

創新引領路徑,讓鄉村發展“活”起來。大力推行“黨建+組織”模式,全面摸清安置點搬遷黨員底數,對清泉鎮永寧新村和老軍鄉集中安置點依托黨建共同體設置功能型黨組織進行管理,對霍城鎮西關村、東樂鎮城西村、陳戶鎮岸頭村、李橋鄉河灣村4個安置點納入中心村黨組織進行管理,在暫無搬遷黨員的大馬營鎮中河村安置點設立“先鋒服務站”,選派黨員駐點開展聯絡服務。積極搭建搬遷群眾交流融入平臺,圍繞“感黨恩、跟黨走”“看搬遷變化”等主題,舉辦“迎中秋·送溫暖”“快樂老鄉”、農民運動會等黨群實踐活動16場次,有效緩解搬遷群眾故土難離思鄉情結,切實增強融入感、歸屬感和幸福感。引導240多戶搬遷群眾以入股、租賃形式向合作社(種養大戶)流轉土地1600多畝,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讓土地“生金產銀”。(陳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