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匯川 2023-01-06 14:46
匯川區五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按照省、市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建立“1356”工作法,廣泛動員全區各級人大代表積極投身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全力助推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彰顯人大擔當,展現人大作為。
搭建一個平臺夯實代表履職基礎
新修正的地方組織法將代表聯絡站建設以法律的形式予以固化和明確。
為做好代表聯絡站(室)規范化建設,匯川區人大常委會在以往工作基礎上,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人大代表聯絡站(室)規范化建設的意見》,下撥專項補助經費,按照“八有九化一體系”的創建要求,推動全區51個代表聯絡站(室)規范化建設,切實將代表聯絡站(室)建設成為“設施完善、制度健全、管理規范、活動常態、注重實效”的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載體。
同時,積極搭建代表履職平臺,常態化組織代表進站(室)開展選民接待日活動、代表小組活動、督辦代表建議等,發揮好代表聯絡站(室)社情民意收集、政策宣傳、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使聯絡站(室)成為代表深入基層察民情、聽民聲、聚民智、解民憂的連心橋。
當好“三員”激發代表履職激情
當好“宣傳員”,發揮代表宣傳引導作用——
人大代表積極發揮來自基層的優勢,深入群眾家中,廣泛宣傳中央和省、市、區關于鄉村振興的決策部署,積極動員群眾參與和支持鄉村振興建設,營造人人參與、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芝麻鎮人大代表黃光領經常性深入群眾家中,通過召開群眾會等方式,宣傳惠農、富農、強農政策,積極開展文明村創建工作,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群眾開展環境整治,全面推進“美麗鄉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當好“參謀員”,發揮代表監督促進作用——
結合年度監督議題組織,區、鎮兩級人大代表多形式參與視察調研、工作評議等監督工作,不斷提高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各級人大代表深入開展調研,收集群眾建議意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撰寫提出高質量的議案建議,為鄉村振興出良策,獻良方。
區五屆人大一次會議期間,代表累計提出與鄉村振興相關建議共25件,占建議總數的19.4%,涉及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村莊整治、教育醫療等方面,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當好“領航員”,發揮代表示范引領作用——
人大代表立足自身實際,發揮鄉村發展“能人”、產業“大戶”的優勢,領辦產業合作社、發展鄉村民宿、做強種養產業,吸納群眾參與產業發展,共同增收致富,讓“我引領、我帶頭、我示范”成為人大代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的常態。
市人大代表黃中敏創辦遵義勞侖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農業新技術開發、新品種引進和推廣,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通過公司提供種苗,合作社組織種植,統一定價采購回收,有效解決了老百姓銷售困難問題,形成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常年吸納50名殘疾人、生活困難群眾就業。
聚焦五個重點提升代表履職實效
聚焦五個重點務實履職,提升代表履職實效。
在產業興旺方面,鼓勵各級代表在產業基地建設、農業科技支撐、智慧農業運用、產品研發加工、農產品市場銷售等方面給予指導和支持。
在生態宜居方面,將水環境污染防治、面源污染整治、改水改廁、農村垃圾分類處理等突出環境問題作為調研和監督指導工作的重點,助力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改善村容村貌。
在鄉風文明方面,強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引導群眾更加注重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傳承和發揚。
在治理有效方面,積極引導群眾主動參與鄉村治理工作,不斷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能力。
在生活富裕方面,把促進鄉村產業興旺、拓寬農民提質增收渠道、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作為著力點和落腳點,切實將實現生活富裕的根本目標有效貫穿于鄉村振興發展的全過程。
完善六項機制做實代表履職保障
建立服務保障機制。成立區、鎮(街)兩級人大主題活動領導小組,加強對主題活動的組織領導。同時,為代表開展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陣地、人員保障,堅持邀請代表參與調研視察、執法檢查、述職評議、專題詢問、建議督辦等工作,為代表開展活動提供相關政策、數據、材料,確保代表履職活動有效開展。
建立履職培訓機制。將代表培訓列入人大年度工作要點,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代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將鄉村振興、新國發2號文件等相關內容列入培訓科目,不斷提升代表履職能力。換屆以來,區、鎮(街)兩級人大累計開展代表履職培訓11期620人次。
建立履職考核機制。將代表參加鄉村振興的情況列入向選民述職內容,接受選民監督。依托代表聯絡站(室),建立完善代表履職檔案,強化對代表的履職管理,每年定期將代表參加鄉村振興工作情況進行整理,納入代表履職檔案,作為代表評先評優、連選連任的重要依據。
建立結對聯系機制。建立中心城區沒有鄉村振興任務的街道結對聯系部分鎮人大工作機制。對口聯系街道人大工委每年組織轄區人大代表到結對聯系鎮開展涉及鄉村振興的調研視察、幫扶等活動不少于4次。依托代表行業優勢、資源優勢,開展結對幫扶,共謀發展思路,幫助鎮村發展產業、促進增收。
建立建議分級交辦機制。對代表在調研走訪中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各鎮(街)人大建立臺賬,按照分級負責、分層分類交辦的原則進行辦理并及時反饋。屬于信訪類別的,引導群眾到綜治信訪部門,依法按照信訪渠道進行處理;對屬于鎮街職權范圍內的建議,由鎮(街)人大以“代表直通車”等形式向鎮(街)有關部門、村(居)轉交;屬于區級層面的,形成代表建議報區代表聯絡服務中心,按有關程序交辦處理。
建立督促指導機制。建立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成員及各委室聯系鎮(街)人大工作制度,定期對掛幫聯系的鎮街進行督導。區人大常委會選任聯工委、代表聯絡服務中心常態化到鎮(街)檢查指導,推動主題活動深入開展。
今年以來,主任會議成員深入鎮(街)開展調研12次,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召開工作座談會,下發情況通報,推動主題活動有序開展。
來源:貴州人大
山西警企攜手助力鄉村振興 為民服務解難題辦實事
襄垣縣下良鎮東邯鄲村:村民變“股民”蹚出鄉村振興路
振興:包山包湖包海包鮮直供餐桌 淘菜菜年貨節開啟
江西上高:打通城鄉融合 助推鄉村振興
種業振興 解鎖糧食安全的“密碼”
重慶市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總決賽舉行
瑞溪鎮:厚植人才沃土 助力鄉村振興
雪一下,匯川就有了年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