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山發布 2023-01-12 14:53
【這一年】
2022年,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砥礪奮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長足進步。為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成果,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在新的一年里忠誠盡職、求真抓實,奮發奮進、爭先爭優,助力現代化新碭山建設,碭山縣融媒體中心特開設《這一年》專欄,選取我縣部分鎮(園區)、縣直單位,就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向全縣人民匯報。
碭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2年,碭山縣人社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以巡視巡察整改為抓手,狠抓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和內部管理,營造了風清氣正、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就業創業、社會保險、人事人才、構建和諧勞動關系、自身建設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讓我們一起回顧碭山縣人社局的這一年。

這一年
堅持就業優先戰略 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積極實施“暖民心”就業促進行動。在碭城鎮15個社區搭建起“三公里”就業圈服務平臺,入駐企業801家,提供崗位3231個,訪問量21.2萬人次,求職登記3287人,為求職者就近就地就業以及經營實體招工用工提供一站式就業服務。主動對接新落戶企業,服務招商引資工作。積極與邁瑞公司人力資源部聯系,先后為該企業舉辦人才專場招聘會2場,招聘技能人才73名。招聘形式亮彩紛呈。開展常態化“2+N”招聘會,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會288場次,完成目標任務的436.36%;服務企業3512家次,完成目標任務的351.2%;達成就業意向人數4363人,完成目標任務的545.37%。另外,開展夜場招聘會37場、流動招聘會9場、社區專場招聘會19場、網絡直播招聘會32場。內容豐富、形式多彩的招聘會,促進求職用工精準對接。全年城鎮新增就業9252人,完成目標任務4000人的231.30%。在疫情嚴峻形勢下,全縣就業形勢保持穩定擴大。



落實重點群體幫扶政策。通過就業幫扶,316名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400人,完成任務380個的105.26%,安置城鎮就業困難人員144人。開發鎮村公益性崗位兜底安置脫貧勞動力6095人,發放脫貧戶跨省務工交通補貼85.3萬元。加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幫扶力度,征集就業見習崗位738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17.14%,安置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362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14.92%;募集短期就業見習461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03.8%,安置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97人。募集臨時性專項崗位386個,完成目標任務的101.58%,安置疫情期間失業人員252人,涉及13個鎮園區,發放資金98.25萬元。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月”活動,舉辦線上線下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10場次,提供就業崗位2600人。

開展技能培訓優化就業結構。開展補貼性技能培訓7817人,其中普通勞動者6570人,完成任務4400人的149.32%;開展新徽菜培訓197人,完成任務120人的164.2%;開展企業新錄用人員培訓780人。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432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02.3%。11月份,在全省第三屆家政服務職業技能競賽中,該局選拔推薦的程艷、張靜兩位選手分別贏得了育嬰員專業、養老護理專業競賽第一名的好成績。

這一年
堅持創業帶動就業 積極培育雙創主體
發放創業擔保貸款。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160戶,金額2.44億元,財政貼息912.15萬元,帶動就業3538人。其中新增市場主體267家,發放金額5513萬元。
大力舉辦創業培訓。開展創業培訓270人,其中IYB改善企業培訓30人、SYB創辦企業培訓120人、網絡創業培訓120人。成功舉辦碭山縣第五屆“贏在江淮”創業大賽,58個項目中27個項目進入縣級決賽,評選出12個項目進入市級復賽、決賽。在市級決賽中取得2個三等獎,2個優秀獎,1個優秀組織獎,2個項目參加省級創業大賽。

加強創業載體建設。全縣有4個省級農民工返鄉創業示范園,占地480余畝,入駐企業105家,吸納就業4700人。有6家創業扶持車間,全年發放車間運營補助20.1萬元、發放車間就業(針對脫貧勞動者)補貼9.14萬元。


鼓勵返鄉入鄉創業。全面落實稅費減免、場地安排、貸款貼息、創業補貼和創業培訓等支持政策,積極引導農民工返鄉創業、鄉村能人就地創業,幫助有脫貧人員自主創業。2022年碭山成功申報第三批省級返鄉入鄉創業示范縣。

這一年
狠抓民生改善 社會保險待遇提高
推進擴面參保。全縣居民養老保險完成參(續)保繳費32.3萬人,征繳保費16054.1萬元,人均繳費496.36元,居全市第一。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企業1470家、職工 69624人,其中新參保企業306家、職工8904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單位222家、職工12667人,征繳保費22145.09萬元,征繳職業年金12309.95萬元。失業保險參保27328人,其中2022年新增6407 人。工傷保險參保33643人,其中全年新增8349人。
積極助企紓困。為全縣508家企業發放穩崗返還資金407.8萬元,穩定崗位10650個。有5家企業享受社保費緩繳政策,涉及職工2511人次,緩繳社保費147.99萬元,其中養老保險137.16萬元,失業保險5.17萬元,工傷保險5.66萬元。累計減免失業保險費363.18萬元。發放小微企業吸納特定群體社保補貼1家企業,涉及職工6人,發放補貼資金2.38萬元。
做好待遇支付。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人數為15.12萬人,本年度發放養老金21941.13萬元,發放率100%。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離退休職工17429人,本年度發放養老金51483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離退休職工7385人,本年度發放養老金37165.91萬元。失業保險發放失業保險金250.67萬元,發放失業保險補助金18.31萬元。工傷保險本年度發放醫療費用及長期待遇787萬元。各項保險待遇按時調整,及時發放到位。
提升服務質量。全縣服務銀行均能即時制卡。發放社保卡21.27萬張,完成目標任務13.50萬張的157%。會同社發銀行積極推進待遇入卡工作,新退休人員待遇進卡率100%,全縣整體待遇入卡率80.44%,完成目標任務75%的107.25%。整合民政、防疫、公安、醫療、交通等部門數據信息,創建了以大數據比對為主導的認證新模式,推動碭山養老保險待遇領取資格認證工作邁入高速度、高質量發展軌道。
加強基金監管。養老保險嚴把退休審批關,嚴格生存認證。失業保險嚴把待遇支付關,工傷保險嚴把工傷認定關。運用基金監管軟件,開展現場監督和非現場監督工作,排查廉政風險點并落實監管措施。動態核實省廳下發的疑點數據,重點查處死亡冒領行為,確保社保基金和專項資金的安全完整。
這一年
堅持人才優先 完善人事人才服務
堅持“三公”原則抓好人事考試。為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人事考試12場次,考錄318人,其中事業單位73人、碭中二中12人、幼兒教師50人、鄉鎮衛生院60人、工商聯3人、縣工會3人、梨都公交公司9人、中小企業擔保公司招聘6人、縣中醫院招聘52人、碭城鎮編外人員招聘25人、薛樓板材加工園編外人員招聘6人,招募“三支一扶”19名。

為科技型企業提供人才服務。推薦利百加科技有限公司申報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積極指導安徽省碭山興達罐業、熙可食品安徽公司、潤達紡織、耐得電器、碭山金兄弟實業科技公司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準備工作。開設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綠色通道,295名企業職工申報職稱。
積極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全面落實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務職級并行政策,217名十級職員升為九級職員。
穩妥推進職稱申報評審工作。配合市局做好中、高級職稱申報工作,完成310人初級職稱數據平臺報送工作,加大職稱評審規范化建設力度,積極推進全縣職稱評審歷史數據信息化、系統化建設,規范職稱數據信息錄入工作,夯實數據基礎。
這一年完善協商機制 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全年收到投訴舉報54件,立案8件、協調處理46件,結案率98%,追發欠薪2476.58萬元,其中農民工工資2172.21萬元。
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檢查企業或項目60家,發現11起拖欠工資事件,涉及88人、333.2萬元,其中涉及農民工34人、33.2萬元,均已協調處理解決,欠薪支付完畢。

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督促全縣209個在建項目繳存工資保證金,全年工資保證金繳存7943.33萬元。按照上級要求,疫情期間落實緩退保證金政策,繳存5181.99萬元、退還3700.18萬元。工資保證金專戶累計結余4692.72萬元。
強化勞動人事仲裁工作。處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54件,受理119件,不予受理35件,其中確認勞動關系10件、工傷待遇39件、勞動報酬33件、解除勞動合同37件,涉案金額723.13萬元。結案117件,其中裁決結案24件,調解結案93件。法定時限內結案率100%。勞動人事爭議調解成功率為79%,完成目標任務60%的131.67%。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結案率為98%,完成目標任務92%的106.52%。
這一年
加強自身建設 提高干部職工整體素質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充分利用周一集中學習、書記上黨課、專家輔導、集中學習培訓等形式,開展政治思想教育,廣大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忠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認真開展“三會一課”,嚴肅黨內組織生活。組織開展書記述職評議和黨員星級評定活動,創新黨建工作方式方法。全力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其實施細則落地落實。碭城鎮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所擬入選為“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先進集體”。

壓實主體責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及時調整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黨組書記為管黨治黨的第一責任人,班子其他成員履行“一崗雙責”,全年召開5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印發《碭山縣人社局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實施意見》,對全年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把黨風廉政建設擺在重要議事日程,與業務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制定責任清單和工作清單。簽訂2022年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27余份,壓力層層傳導、責任層層落實。

切實抓好信訪維穩工作。暢通訴求渠道,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細化“一改兩為五做到”任務清單,清單項目閉環管理,以最快速度、最大耐心、最好態度,辦結信訪事項。省委巡視組轉辦的50個信訪件已全部辦結,縣信訪局轉辦的24例信訪件已辦結24件。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特殊工時審批實現了全程網辦,企業執行工時情況納入勞動保障監察日常巡查范圍。全縣未發生規模性裁員現象。實現了專技人員在線核驗、初級職稱省際互認。扎實推進服務多樣化,“十個一件事”打包辦已實現線上運行,30個高頻事項可一次性辦好,辦結時間不超過30分鐘。
堅持依法行政。勞動保障監察員和勞動人事仲裁員持證上崗率達100%,工作中嚴格執法程序和仲裁流程,健全工作制度,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執政為民。全體干部職工學法用法蔚然成風,2022年該局又有22名同志通過了人社系統行政執法資格認證專門法律知識考試。
強化法制宣傳教育。一年來組織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政策培訓2期220人次,重點對村級協理員、公益性崗位人員及新招聘人員,加大培訓力度。5月份組織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民法典宣傳月”活動。針對不同群體,將法治宣傳融入就業服務、社保經辦、技能培訓之中,不斷增強勞動者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以法治政府建設為抓手,加大政策法規學習貫徹力度,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決策水平和法治能力。
來源:碭山縣融媒體中心 碭山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建設唐河“智慧就業”平臺 開創優化營商環境新路徑
辦好民生實事 增進百姓福祉
2023年睢寧十大重點民生實事,你最關心哪個?
超額完成!龍南民生品質大升級!
山丹:聚力民生實事 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提質增效保民生 創優服務促發展——山丹縣人社局2022年工作綜述
茂名:沿江碧道美如畫,生態廊道惠民生
北京啟動2023年春風行動 重點幫扶勞動者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