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發布 2023-02-01 11:23
新春伊始,俯瞰橘州大地,一片活力奔涌。
項目工地上,中通快遞粵西總部項目吹響開工沖鋒號,沖刺一季度投產;企業車間里,“化”字號預制菜繁忙打包出貨,搶奪新春“開門紅”;交通建設一線,機場北連接線不斷向前延伸,臨空經濟區進出機場新通道加速暢通……

中通快遞粵西總部項目有望一季度建成運營。
1月30日,茂名市縣域暨四大平臺高質量發展現場交流會第三天。與會人員走進化州市,對化州一年來高質量發展成果進行現場“檢閱”,感受化州拼干勁、勇擔當、創新局的新氣象。
開年第一大考,化州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哪些亮眼成績?南方+帶你逐一掃描。
聚勢興業蓄能,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吊機起落,工程車來往穿梭。從2022年4月打下第一條樁開始,位于茂名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內的中通快遞集團粵西(化州)總部及智慧產業鏈項目不斷刷新建設進度,今年3月有望建成運營。
中通快遞粵西總部項目占地面積92.5畝,總投資約3億元,主要建設智能快遞中心、智能快運中心、航空物流中心、智能倉儲中心、電商(含跨境)中心、電商直播中心等,預計年產值約5億元,年繳稅約1000萬元,帶動就業約1500人。

中通快遞粵西總部項目。
“依托交通區位優勢,我們致力將該項目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級物流配送基地和現代商貿物流基地,也將作為中通快遞集團粵西區域內自營業務及引進電商的營業收入的結算中心。”項目有關負責人說。
沿著沈海高速,視線往北,來到國家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廣東環球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會進入一個“光影世界”,這里是化州市現代農業產業園預制菜數字展示中心。

化州市“一桌菜”預制菜產業園成功入選首批預制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據介紹,該中心采用數字聲光電和體驗,以“一條魚形成一產業,一條魚激活一池水,一條魚帶來一桌菜”,展現化州預制菜產業“前世今生以及未來”發展、化州漁業產業“年魚經濟”賦能預制菜產業歷程。
搶占預制菜產業新風口,如今,化州市“一桌菜”預制菜產業園成功入選首批預制菜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投資2億元,開發特色預制菜品種達100多個,預制菜全產業鏈總產值52.58億元。

企業車間里,“化”字號預制菜繁忙打包出貨。
茂名市委十二屆四次全會對區域發展進行新的審視定位,化州被賦予新的使命,將奮力建設粵西空港門戶、特色產業強市,形成化北生態經濟區、化南臨空經濟區、中心城區綜合服務區功能分明、優勢明顯的新增長極。
乘著東風,化州聚勢興產業,向空開新局。
產業平臺持續壯大。臨空經濟區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基本完成,與北京大興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中信聯合體達成合作共識,中通快遞粵西總部完成主體建設,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如期推進。產業園區新增企業5家,去年前三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4.9%,增速排在茂名前列。

建設中的臨空經濟區起步區。
發展勢能加快集聚。全年完成重點項目投資38.58億元,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7.5億元,其中5000萬元及以上投資63.9億元,增長32.2%。
強縣帶鎮促村,釋放協調發展新潛力
走進羅州新墟的好心化州·文化美食街,百米花燈長廊分外吸引眼球,各大商鋪也紛紛掛起了春聯等節日裝飾品,年味十足。春節假期以來,不少市民見證了化州又一個網紅打卡地的誕生。
好心化州·文化美食街項目是化州挖掘傳承羅州老墟古文化,煥發城市新活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在這里,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粵西最大的4.0版化州萬達廣場和特色街區“好心化州·文化美食街”建設同步推進,激活并留住城市消費。

羅州新墟成為化州又一個網紅打卡地。
新的配套設施還將跟上。八公里翡翠人文綠環、游船碼頭、跨江景觀大橋……規劃中,一批交通配套、人文景觀將陸續豐富,加強羅州老墟與周邊城區聯系,以多元特色文化場景,豐富城市公共空間體驗內容。
羅州新墟是化州堅持以人為本、以城帶鄉,推動城鄉高品質融合發展的一環。為深入釋放協調發展新潛力,化州突出強縣帶鎮促村,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完善落實“三江六岸”導則,推進特色街區、經濟綜合體建設,深化美麗圩鎮建設,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深化實施“百墟千村振興計劃”。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去年來,越來越多的“施工圖”轉化為化州大地的“實景畫”。
做強做大縣城。羅江新區規劃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羅江堤防除險加固及碧道建設有序推進,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不斷增強。

有序推進建設的橘州墟逐漸扮靚。
寫好融合發展文章。致力打造以南粵古道+橘紅文化為載體,集村落景觀、農業體驗、文化展陳為一體的橘州墟有序推進,一個休閑觀光型鄉村文旅融合景區逐步掀開“蓋頭”。
去年來,化州接續推進全域創建省級衛生鎮,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成效顯著,成功入選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百墟千村振興計劃”深入實施,化橘紅“12221”市場體系建設入選省十大優秀案例,省消費幫扶聯盟首個地方市級分盟落戶化州。探索創新農業生產托管“三大模式”,獲得省農業生產托管南粵行爭先賽第一名。
創新“兩山”轉化,走好綠美化州新路徑
春日暖煦,考察團車輛沿著化州城鄉行進,眼前流淌的是一幅幅藍天白云、水清岸綠、生態和美的高顏值畫卷,給人滿眼希望。
著力建設綠美化州,化州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去年11月,化州成為粵西地區唯一獲得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的縣區。

化州城區綠色生態美景入畫來。
化州的生態有多好,一組數據可佐證:2022年,化州市空氣優良天數比例達97.2%,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2個國考斷面實現穩定達標,創近6年來最好水平。
在過去幾年間,化州持續打好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河長制、湖長制、林長制落實見效,22座污水處理廠全部建成運營,完成1643條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城鄉生活垃圾實現市場化運作,新增高質量水源林造林5805畝,推進農業源、工業源、移動源、焚燒源等污染整治,全年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以上。
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化州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思路,積極探索生態資源有效轉化為經濟價值和民生福祉的綠色發展路徑,創新推動區域特色生態資源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打造了一系列“兩山”典型轉化模式。如今,生態農業持續激活化州縣域經濟“一池春水”,推動“含綠量”有效轉化為“含金量”。

生態農業持續激活化州縣域經濟“一池春水”。
著眼于將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城市建設、產業開發項目有效融合,化州創造性謀劃的化州市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產業融合開發EOD項目,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是廣東省兩個創新實施EOD模式融資投資項目的縣級市之一。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約29.8億元,其中生態環境治理投資9.3億元,產業開發總投資20.5億元,包含5個子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化州水環境基礎設施處理能力,推動綠色關聯產業延鏈增值,實現“三水”統籌,帶來優質水資源、優良水環境、健康水生態,大大提高百姓獲得感、幸福感。

綠美化州。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接下來,化州將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茂名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加快推進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化州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局面。(南方+記者:楊建雄)
來源:南方日報
山丹:下好經濟發展“先手棋” 系好復工復產“安全帶”
落實全委會 “兩會”精神丨白廟子鄉:搶抓機遇勇擔當 創新實干促...
義縣:深耕農牧業發展 鄉村振興蹄疾步穩
補助高至千萬元,我省出臺科技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張愛軍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表態:做厚做實制造業這份家當
[河南]河南杞縣全面推進大蒜產業“三化”發展
[吉林]農業強 農村美 農民富——吉林省推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綜...
西瓜產業開辟“甜蜜”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