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道孚 2023-02-07 16:51:08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任何時候這根弦都不能松。“一年之計在于春”,眼下,全國春耕備耕從南到北陸續展開,各糧食產區把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加快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立春時節,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各糧食產區陸續進入春耕春管的大忙時節。
總臺央視記者 李琳: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貴州省興義市萬福村,這里的6000畝油菜花已經競相開放,進入生長關鍵期。農技服務人員正在使用無人機噴灑硼肥,增加油菜的結實率。
為了提升油料產能,今年,貴州省加大了冬閑田的開發利用,油菜種植面積擴大了80萬畝。
在山東濰坊,農機生產企業正在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生產。在這條生產線,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臺拖拉機下線,預計今年將有169萬臺套農機投入山東的春耕生產。
在黑龍江慶安,當地已投入8000多人次,積極開展清雪扣棚工作,為水稻盡早育秧搶抓農時。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從黃淮麥區,到天府糧倉,從南繁硅谷,到東北黑土地,總書記多次深入田間,察看作物長勢,了解種子科研攻關、耕地保護利用等情況。他強調,保障糧食安全,關鍵是要保糧食生產能力,確保需要時能產得出、供得上。
今年,我國將確保糧食面積穩定在17.7億畝以上、力爭有增加,確保糧食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力爭多增產。在深入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推動實現應種盡種之外,不少糧食產區也在有序開發鹽堿地等后備資源,進一步夯實糧食產能基礎。
在吉林省大安市龍沼鎮,雖然室外溫度還在零下二十攝氏度,但鹽堿地改良項目卻是一派繁忙,數十臺大型機械往來穿梭平整土地。
中化環境修復(吉林)有限公司項目經理 史向東:所有這些工作都要在插秧之前全部完成。我們今年計劃改良鹽堿地2000公頃。
為強化科技支撐,今年,鄭麥136、濟麥17等一批穩產性能好、抗逆能力強的主導品種進一步加大了種植面積。精量播種、側深施肥、種肥同播等主推技術也在更多的土地上試驗推廣,力爭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有明顯提升。
在甘肅天水,冬小麥到了返青的關鍵期,當地農業部門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戶進行鎮壓保墑、中耕除草作業。
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張家坪村農民 張文睿:我今年種了13畝冬小麥,政府給我們農民發放了地膜、小麥良種,還有化肥,現在我們農民種糧非常有信心,心里非常踏實。
為保障今年春耕農資供應充足,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進一步健全完善農資保供工作機制,成立農資保供工作專班,積極構建省市縣三級農資應急保供體系。
總臺央視記者 蔣樹林:這里是國鐵集團新鄉車務段龍泉村站,這段時間每天都有一個這樣的鉀肥專列到站,大概運輸量是3300多噸,可以滿足30萬畝耕地用肥需求。
最新農情調度顯示,冬小麥面積預計達3.3億畝以上,目前長勢好于上年,冬油菜苗情與常年相當,夏季糧油生產基礎較好。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農情信息處處長 朱娟: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的囑托,嚴格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要求,千方百計穩定糧食面積,多措并舉擴種大豆油料,啟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工程,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
來源:央視新聞
更多信息盡在APP:云上道孚
微博:緣起道孚
抖音號:DFRM

版權及免責聲明
主辦丨中共道孚縣委宣傳部
道孚縣融媒體中心
本期編輯丨鄧思璇
責編丨黃興 審核丨胡英強
投稿郵箱丨xsdftgyx@163.com
新聞熱線 18080648133 15983737778
《線上道孚》微信公眾號非原創轉載文章所含部分文字、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作為分享之用,文章所含文字、圖片、音視頻版權屬于原作者。如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為非授權發布,請及時與我們聯系,以便審核處理。
萬象“耕”新丨春回大地 春耕里的“數字產業”
陜西省 2023 年高標準農田示范項目和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
農科城里看春耕|人勤春來早 櫻桃授粉忙
新春走基層丨大將鎮:講好“金桔小鎮”故事 提升產業綜合競爭力
桔鄉田野春意濃 不負農時備耕忙
【法治建設】雙榆樹鄉:堅持“四強化” 做到“四提升”以深化法...
【頭條】全力拼經濟 沖刺“開門紅”,奮力譜寫大同區高質量發展...
【文化旅游】湟源縣:高質量推進文化旅游全域全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