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丹 2023-02-09 15:35:59
來源:新甘肅

社區居民在山丹縣城市中心綠地公園晨練。(資料圖)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侯洪建 通訊員 張峰
走進山丹縣清泉鎮新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干凈整潔的辦事大廳、設備齊全的文體活動室、臉上洋溢幸福笑容的居民……群眾不出社區就可以辦理基本的民生事項。
“社區的網格員會幫我們解決生活上的大小麻煩事。”對于社區的新變化,62歲的居民劉振旺看在眼里,樂在心頭。
新城社區的發展蛻變只是山丹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山丹縣圍繞構建“大黨委引領、社會化共建、網格化治理、一鍵式響應”城市社區治理新模式,深入推進城郊鎮改革,持續提升城市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讓居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城郊鎮改革 實現治理理念快速轉變
“要徹底解決城郊鎮及社區權責人事不相匹配等問題,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就必須轉變治理理念,成立專門機構,增設人員編制,健全服務體系。”山丹縣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
山丹縣在圍繞破解社區治理難、黨員管理難、服務群眾難、突發事件應急難“四難”問題,快速轉變治理理念,推行城郊鎮管理體制改革,實體化設置運行城市社區黨工委和城市社區管理局,將社區承擔的行政事務移交城市社區管理局管理,建立社區服務事項、準入事項和經濟社會管理權限事項等5張清單,推進機構規范運行、賦能擴權減負、進城農民市民化管理等8項工作。
“城郊鎮改革后,劃小了社區,配齊了力量,社區出具的證明、上報的各類工作臺賬大幅減少,讓我們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抓治理、抓服務,社區居民的滿意度有了顯著提升。”清泉鎮北街社區黨委書記張冉說。

山丹縣清泉鎮北街社區網格員開展入戶走訪活動。
多元化治理 實現治理方式跨越蛻變
以社區“大黨委”為主體,160多名“兩代表一委員”、共駐共建單位負責人、“兩新”組織和物業公司負責人、社區民警、樓院長、熱心群眾等組建“社工委”,開展居民說事議事活動80余場次,商議解決民生短板、辦事梗阻等治理難題210多個,實現了居民群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
“基層治理要解決群眾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讓群眾解決問題。”山丹縣城市社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殷占福介紹說,多元化的治理方式,可以更好發揮居民群眾主體作用,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我們社區老人比較多,在入戶走訪中了解到部分老人就醫就診比較困難,身邊子女較忙,精神文化生活缺乏。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召集共駐共建單位召開協商會共商解決辦法。”清泉鎮縣府街社區黨委書記高夏菊說,共駐共建單位結合自身優勢,積極為社區提供資源。2022年,共駐共建單位縣中醫醫院為社區開展義診3次,縣委統戰部在社區舉辦文藝演出暨聯歡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提升了社區居民的幸福感。
山丹縣還大力推行“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組織178個共駐共建單位、2500多名在職黨員下沉社區開展相關服務320多場次,強化志愿服務力量建設,成立物業行業黨委,整合物業企業和群團組織力量,組建應急救援、物資配送、后勤保障等志愿服務隊伍46支,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多元力量聚合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層治理新格局。

山丹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信息化平臺。
零距離服務 實現治理機制融合蝶變
“現在辦事方便多了,只要將相關材料遞交給網格員,他們就會幫辦,再也不用往返于各部門之間了。”山丹縣長城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服務窗口前,前來辦事的居民薛交用說。
山丹縣積極推行網格化治理,每個社區由1至2名縣級領導包抓,每個網格確定1名社區黨員干部包聯,配備1名網格黨支部書記、1名專職網格員和樓院長、單元長等多名輔助力量,科學設置黨員聯系戶和責任區、先鋒崗、示范崗340多個。建立“一門式全天候”居民訴求響應機制,社區、網格、樓院、黨員聯系戶4級服務主體全部實行“首問責任制”,對能辦理的接訴即辦,對不能辦理的快速上報,由城市社區管理局“吹哨派單”,相關職能部門承接辦理,辦理結果經專職網格員向居民群眾反饋,切實讓群眾訴求有人響應、有機制解決。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服務精細化水平,讓社區居民群眾隨時隨地反映訴求,山丹縣還開發建設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信息化平臺和“丹城小管家”微信小程序,將社區網格服務體系遷移上線,推動民生服務“指尖辦”“網上辦”。
【短視頻】甘肅敦煌西湖濕地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甘肅]成縣:春耕正當時 菌農春播忙
[甘肅]蔥灣村里產業旺 村民笑過“幸福年”
新春走基層|湖南沅江:“農機醫生”下鄉 免費服務送上門
【媒體聚焦】協議引資額1億元!樂陵市鄉村振興局項目招引實現新...
【媒體聚焦】樂陵:384名志愿者街頭“支攤”送服務
【媒體聚焦】文化進萬家!樂陵:“文化大拜年”濃情上演
【新春走基層】樂陵:千層饅頭筋道美味 傳統技藝傳承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