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河發布 2023-02-10 09:34:23
兔年的年味兒還未散去,劍河縣南寨鎮繞號村駐村第一書記石勇卻馬不停蹄地往村里趕,因為,村里有讓他牽掛的“產業兔”。

兔子養殖看似簡單,卻是個精細活兒,從喂食到清理圈舍,都不能缺人照料。待在村里久了,清理圈舍,喂食這些農活,石勇都干得很嫻熟。在大伙的精心照料下,一只只毛茸茸如雪球般的兔子,挺著肥碩的身子,準備沖破“兔籠”。

繞號村坐落于半山腰上,海拔高、地勢陡、集體經濟薄弱,缺少發展資源,過去,村民們想掙錢,只能外出務工。“駐村第一書記是作為落實鄉村振興任務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領頭雁’,我一定要挑起壯大繞號村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大梁’。”擔任繞號村駐村第一書記后,石勇便一心撲在謀劃產業上,不是在村里了解大家的產業意愿,就是帶著人到外面考察技術,最終石勇決定在村里發展養兔產業。

去年開始,石勇同村民一道將村里閑置的養豬場改建成兔場,并向鎮政府申請到15萬元的項目扶持資金,第一批320只種兔就進場了。石勇十分珍惜這次發展機會,從兔場的改造、產箱、兔籠的購置到兔種的選擇,他都細細斟酌,嚴格把關。

去年10月,由于經驗不足,孵化的兔崽成活率不高,這也是養兔產業上遇到的第一個坎兒。但是,大伙兒并沒有灰心,經過仔細琢磨和多方取經,養殖場很快就有了起色。

“我計劃在今年把兔種繁殖規模壯大到1000多只,雖然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挑戰,但是只要我們用心、用力、用情去謀劃,會得到老百姓認可,老百姓也會支持我們,我們也更有信心去做產業。”新的一年,石勇也有了新的打算,要帶著大伙好好干,大展宏“兔”,讓大家留在村里也能賺到錢。

村民們盤算著,這批種兔養殖示范項目管理得當的話,一年大概能產1萬只兔子,產生的經濟效益近30余萬元,產生效益后,除去人工成本費用,剩余收益將以“保底分紅”+“效益分紅”的利益聯結形式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讓群眾從中享受到實實在在的產業福利。

“想不到村里來了位這么用心的石書記,幫我們申請資金做好兔子養殖,又幫我們找銷路,還包括臘肉和大米銷售,很關心我們老百姓,大家都明白他的這份心意,跟著他干信心滿滿。”繞號村村支書楊政賢說。
走在蜿蜒的村巷里,二月早春的風,迎面吹,暖意繞心頭,村民們笑聲、問候聲不絕于耳,大家就像對待自家人一樣,同石勇道著家長里短,訴說著新年心愿......
“今年剛好是兔年,我們做這個兔子養殖,希望我們的產業‘兔’飛猛進,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說話間,石勇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記者手記:坐落于大山叢中的繞號村,雖然山高路陡,但正是因為有像石勇一樣的青年,揮灑熱血,帶著大伙敢闖、敢干,肯干、會干,才能讓繞號這片土地散發著無限生機活力,迸發出前“兔”無量。
記 者:張 美 張碧桃 謝達意
新春走基層 沙子鄉:以鄉村旅游為抓手 打造縣本級“甜蜜之鄉”
【法治建設】雙榆樹鄉:堅持“四強化” 做到“四提升”以深化法...
【鄉村振興】大同鎮:“小廁改”助力鄉村振興“大建設”
【鄉村振興】大華鎮:加快美麗鄉村建設 爭做鄉村振興“領頭雁”
嚴查鄉村振興領域作風問題
馬興瑞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調研時強調加快謀劃建設農業強區切實...
【政協之聲】閆俊:大力發展菊花茶 助推鄉村振興
省農業農村廳 省人居辦調研我區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及和美鄉村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