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0 18:05:42

茂名市“兩軸—兩個圈層”空間結構
茂名建市60多年來,一直在謀求新的城市發展路徑,重心先后從河西轉向河東,再跨過茂名大道,向東向南靠海發展,形成了現在“北中南東”四個城市組團的格局。近年來,在向東向南靠海發展的大方向引領下,茂名的城市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特別是四個城市組團的建設,實現了城市擴容提質,建成區面積達到建市初期的36倍多。茂名市在快速發展的同時,茂名城鎮化率偏低,中心城區首位度不高、輻射帶動力不強的問題也同步凸顯,茂名城市高質量發展面臨瓶頸的問題,如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已經成為茂名市城市發展的當務之急。為解決這個難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兩軸—兩個圈層”的“擁江向海”發展思路,通過構建精明緊湊型城市,縫合組團發展的空間割裂,實現協同合作、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茂名大道成茂名南北中央發展軸。
“兩軸”貫通南北、連接東西,其中,南北以茂名大道、茂高快線及207國道為大動脈,南起電白城區、北至信宜市形成中央發展軸;東西以濱海旅游公路為大動脈,東起濱海新區、西至臨空經濟區,形成全新的濱海發展軸。 “兩個圈層”以高鐵新城為樞紐,依靠樞紐聚要素、強功能,提高中心城區城市首位度,增強輻射帶動力,融合城市“北、中、南”三個組團構建第一圈層,周邊30公里范圍內電白、高州、化州、濱海新區一體化發展構建第二圈層的空間布局。推動城市“沿”小東江拓展延伸轉向“擁”袂花江精明緊湊布局,由“靠”著支流發展轉向“順”著干流建設,從“小東江時代”跨入“袂花江時代”。 
規劃通過對外部發展背景、茂名現狀特征、茂名發展歷程等多個方面進行研究,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茂名市城市發展方向建議。

堅定不移推動城市向東向南靠海發展,加快建設精明緊湊城市,以高鐵新城作為“樞紐”實現茂名向南向海發展的中心和接續點,高鐵新城向北發展融合北組團,通過以茂名大道為軸帶,連接北部老城區與南部新城區,提升中心城區人口集聚能力,同時強化各個組團間的分工與協作,市(縣)區聯動,構建市域一體化協作發展、市區融合發展新模式。 茂名市兩區三市四平臺嚴格遵循“城市定位→功能分區→產業集聚→項目建設”發展邏輯,推動濱海新區、高新區、水東灣新城、臨空經濟區“四大發展平臺”向海而興;激活老城、振興縣域,突出縣城的地位和作用,茂南、電白、高州、化州、“高鐵+共青河”新城“五城聯動”促進圈層一體化協同發展。 全市統籌布局“3+3+3+N”產業空間落位,協作發展,構建茂名市有競爭力、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培育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戰略性支柱產業,提升石油化工、現代農業、建筑業三大千億級傳統產業,壯大港口物流、文化旅游、南藥健康三大特色優勢產業,積極發展高新電子、裝備制造、礦產加工等先進制造業,持續引進主導產業中下游配套產業,建強現代化產業體系。 第一圈層內,為加強中組團核心地位,強化中心城區產業基礎,中組團新增產業空間,結合茂名市產業轉移主平臺建設工作,謀劃主導產業以醫藥健康、裝備制造為主的中部產業園,支撐第一圈層人口集聚。 第二圈層內,盡力支持現有非石化產業園區發展,部分發展受阻的園區建議進行搬遷改造,緩解中心城區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不佳,拉動就業人口能力不足,產業空間利用效率不高的問題。 規劃致力建設外聯內暢的交通體系,加快構建第一圈層內“一環八縱十橫”、第一二圈層間“一環八射”交通網絡。還規劃建設高鐵新城連接高州城區、化州城區各2條市政道路,加快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抓緊建設水東灣連接湛江吳川機場的快速通道。 通過規劃戰略的實施,茂名市力爭通過5年左右時間,將茂名大道建成引領時代風尚、綠色發展的第一大道,傳承好心文化、古今輝映的文化長廊;將濱海旅游公路建成展現海天一色之美、海洋風情濃郁的海景大道,敞開濱海公共空間、擁抱八方來客的城市客廳,串聯茂名最優資源、匯聚高端要素的產業集聚帶。力爭通過10年左右時間,著力將第一圈層打造成城市主引擎、第二圈層打造成城市新引擎。
穩經濟 促發展 強信心權威訪談丨奮力推動治蜀興川各項事業取得新...
權威訪談“強信心抓落實”丨擴大有效需求 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
莊悅群:以重點工作突破加速“兩軸—兩個圈層”城市布局成型成勢
古鎮如何更好發展?聽聽大咖怎么說
迷倒《狂飆》中高啟強的新會陳皮,究竟有什么來頭?
春節期間,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情況如何?春...
解碼化橘紅②從宮廷貢品到抗疫良藥,什么是道地的化橘紅?
解碼化橘紅①連續五次列入國家新冠診療方案,化橘紅為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