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 09:29:05
“油樹垴村藥千畝,全是正宗蘄艾草。石土縫里吐新綠,地標產品種得好……”春日漸暖,2月19日,在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油樹垴村新開墾種植的蘄艾基地里,新栽種的蘄艾根生出鮮嫩的艾苗,一位約50歲的男子不停地跑前跑后,不停地組織人員用一種只除草不傷苗的新配方,為大片艾苗進行噴灑作業。

這位男子就是蘄春縣蘄州鎮油樹垴村支書張志坤。

不當老板當支書
張志坤1973年出生在油樹垴村一個十分貧困的家庭,兒時經常受到眾鄉親們的生活接濟,家鄉人們的純樸、善良和康慨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記憶。窮人的孩子能吃苦,他長大成年后,到浙江溫州打工,由最初一個普通員工做到了業務主管,之后獨資承辦一家酒店。在外打拼10余年,積累了一定的資金實力。他好學上進,并于2012年入黨。
草根創業有成,家鄉情懷難忘。致富后的張志坤,不忘家鄉父老鄉親,兒時眾鄉親接濟幫助他的往事時不時浮想在腦海里,他想為家鄉做些什么,萌生了回鄉再創業的想法,家鄉的黨組織也向他發出了邀請。
然而,回鄉創業,就意味著放棄眼前幾十萬的年收入。“年收入幾十萬的老板不當,去當年收入幾萬元的村干,不劃算啊!”家人極力反對。家人的反對,讓他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他在猶豫、在取舍、在選擇……。

“我是山里娃,家鄉的水土養育了我,那里有我的牽掛和夢想!”最終,張志坤聽從了內心的呼喚,并耐心地說服了家人。2017年12月張志坤回到家鄉,經黨組織考察,2018年6月,擔任蘄春縣蘄州鎮油樹垴村黨支部書記。
興村富民先修路
油樹垴村遠離縣城和鎮區,長期以來,基礎設施“欠賬”多,全村唯一一條主干道狹窄,路面破損,橫穿鐵路下面的涵洞因洞口太小大車不能通行,制約村民們生產生活。要想富先修路。張志坤在現場勘察發現,離此不遠的地方有一處廢棄的大涵洞,修復后可通行大卡車,但需投入較大。村里將立項報告送到鎮里,鎮里認為油樹垴負債200多萬元,現在又要投入100多萬元,對改修此路和涵洞沒有立即批復。
“為了全村的發展,我絕不能放棄!”一連好幾天,張志坤蹲守在鎮長辦公室門口,每次見到鎮長就反復說明修通此路的重要性,承諾資金問題由他找能人贊助、爭取部門支持等來解決,實在不行就自己出錢,最終說動了鎮長并獲得立項批復。
然而,此路在施工中又障礙重重,經過幾戶農戶田地和魚池時遇到了阻力。張志坤帶著村“兩委”一班人日夜做工作,逐家逐戶做好了思想工作。施工中,要途經國防光纜線,施工人員盡管沒有損壞國防光攬,但施工機械的震動還是讓國防光纜技術人員監測到異動。他們聞訊趕來,嚇得施工的群眾都跑了。但張志坤對趕到現場的技術人員說:“我是書記我負責,有什么問題,我一個人承擔全部責任!”國防光纜技術人員了解情況后,深為張志坤干實事敢擔當的負責精神所感動,反過來現場指導施工隊安全施工。

全長1800米的主干道改建工程完成后,全村歡呼雀躍,張志坤乘勢在全村發動垸垸通大會戰,到2022年底,全村9個村民小組農村道路全部實現組組通、垸垸通。
大興產業種蘄艾
油樹垴村位于蘄州鎮東部,地理位置偏僻,山多田地少,青壯勞力少,下轄9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46戶1208人,在家常住人口僅156人,無經濟基礎、無特色產業、無青壯勞動力。
鄉村振興怎么抓?特色產業來當家。面對這個難題,張志坤帶領村“兩委”干部多次外出取經拓思路,通過線上聯系、線下座談等形式,組織召開鄉賢理事會、垸場會,最終明確以村黨組織領辦專業合作社——勝坤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為抓手,采取“黨支部+企業+集體+農戶”的方式,大力發展蘄艾產業。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酷感。合作社運營及1000余畝蘄艾基地開發需要投入300萬元。面對大額的資金投入,當人人面有難色時,張志坤拼了,他自投資金200萬,發動群眾籌資入股100萬元,緊接著,合作社購置起根機、挖機、粉碎機、旋耕機、鏟土機、自動栽艾機、灑水車、農用無人機等機械20多臺套,日夜投入蘄艾基地的施工。

截止目前,村辦合作社新建機械化、標準化、良種化蘄艾種植基地1100畝,因采用全機械化作業,有效降低了生產經營成本,最大限度提高蘄艾產量,使之年達到年產量1000噸,全村共有150戶村民主動利用房前屋后空地、所持有的荒山荒地,按照每畝100元的價格流轉入股。
閑置荒山變“寶山”,成果共享喜開顏。通過領辦合作社整合資金、土地、勞動力等資源,油樹垴村累計開墾閑置荒山荒地1100余畝。通過優先聘用以土地入股的村民到合作社打零工,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業等方式,帶動了村里40余人就業增收。2022年,實現村集體增收11萬元,向家門口務工的農戶發放務工費27萬元。村老黨員方桂華感慨道:“錢袋子鼓起來了,村里環境美了,熱鬧了不少,生活也有盼頭了”,
一腔情懷報鄉梓
“我是村里娃,我深愛這片土地,我愿為她付出!”
油樹垴村集體經濟,是一個字來形容,難!難!難!張志坤作為村集體當家人,既要攢錢還老債,又要投入抓發展,壓力山大。村里負債200多萬元,每臨年關時,來村討債人排成了長龍,張志坤沒有避而不見,他承諾:只要我當村支書,這債我一定要還清。他騰出一間辦公室負責處理債務,兩名勤值人員守在門兩旁。排隊討債的人依次逐個走進他的辦公室,一次還不清,分期付款,他約定債權人下次再來,絕不讓討債人空手而歸,日子久了,信譽度也在當地傳開了。

油樹垴村婦聯主任張倩說:“為償還村里老債,推進村里各項事業發展,張志坤當村支書4年多,沒有在村里領一分錢工資補貼,沒有在村里報一分錢公務開支,他常常貼錢辦公事,貼差旅費、貼汽車加油費等。每年要貼補村里公務開支上10萬元。”張志坤他自己口袋的錢用完了,就找家屬要,家屬說他每年未交一分錢,反到要家里倒貼。說歸說,家屬還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每年都要給他好幾萬元。

村里每年義務獻血,張志坤看到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守在村里大都是老人和小孩。他積極做家人的工作,自己主動獻血,連續3年,他帶領妻子、兒子、兒媳全家輪流義務獻血,村民們親切地稱呼張志坤一家人是獻血的專業戶。
好支書帶出好支部。2021年7月,油樹垴村榮獲蘄春縣先進基層黨組織;2022年2月,油樹垴村黨支部被蘄春縣委組織部表彰為五星級黨組織;近三年來,油樹垴村黨支部多次受到蘄春縣蘄州鎮黨委政府的表彰。
記者丨詹鈞名 通訊員丨詹建平
強信心開新局丨從“活下來”到“火起來”——湖北旅游業提質升級...
廣袤鄉村氣象新 堅定信心 開局起步
用心去做事 用情來筑夢 —鄉村振興勵志微電影《回家過年》創作紀...
第二屆印跡鄉村創意設計大賽總決賽將在重慶市梁平區舉行
南安:創新載體振興傳統文化 豐富形式打造文明節日
河北豐寧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媒體聚焦】回鄉“接班”!樂陵:227名“調后代”提味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湟源縣:聚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重點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