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發布 2023-03-03 15:42:06
祁連山北麓的廣闊草原上,有一處古老神秘的“中華老字號”,扎營養馬的歷史幾乎兩千年不斷。這里偏居一隅,卻有你未曾領略過的壯美景象。今天,小編帶你探訪千年馬場—山丹馬場,體驗祁連山下的田園牧歌!

(圖/劉伯武)
山丹馬場于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總面積329 .54萬畝。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皇家馬場,也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大軍馬場,在蘇聯頓河馬場解體后,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
山丹軍馬場歷史悠久,自古就是皇家養馬之地,經久不衰。秦時此處為月氏游牧地,后被匈奴王渾邪王所占。西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驃騎將軍霍去病大敗匈奴,即在此筑城、屯兵、養馬,以當地馬種為基礎,引進各種西域良馬,雜交培育出的山丹馬馳名天下。而后,自魏晉至隋唐,一直是各朝皇家馬場。

(圖/韓經榮)
新中國成立前夕,第一野戰軍遵毛澤東同志“要完整無缺地把玉門油礦和山丹軍牧場接收下來”的電令,派部隊接管了山丹軍牧場。滄海桑田,世事變遷,隨著軍隊現代化時代的到來,騎兵、軍馬不可避免地淡出戰爭舞臺,山丹軍馬場,卻在歷史的巨變中,巋然不動。近幾十年來,幾代軍馬人將山丹軍馬場建成了全世界著名的養馬基地。

(圖/劉伯武)
山丹馬是以當地蒙古馬和古西域良馬雜交培養出來的優良品種。山丹馬體態勻稱,粗壯結實,雄健剿悍,個頭雖不大,但乘、馱、挽性能俱佳,尤其是其優異的持久力和適應性更是出類拔萃,非常適合長途跋涉使用。如今的山丹馬,早已不需要在戰場上嘶鳴,卻依舊不減昨日風姿。
山丹馬場不僅以養育良駒寶驥馳名中外,草原風光更是分外迷人。走進這片遼闊的大草原,朵朵白云,嘶嘶馬鳴,滿目綠草茵茵,萬畝油菜花在祁連雪峰下怒放,鸞鳥湖、“窟窿峽”“大黃溝”“大、小香溝”,水流潺潺、怪石嶙峋、古木參天,別具洞天。如今的山丹馬場,正在以另一種姿態延續著屬于它的輝煌。

(圖/劉伯武)
鸞鳥城城址位于西大河水庫東北壩址西側,1981年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 300 米,東西寬 250 米。城墻夯土版筑,殘高 4 米~6 米,夯層厚 0.15 米,南墻正中開一門。采集有鹿角、漢代陶片,1968 年出土石臼、鐵犁、鐵鐘(上刻有漢隸書字五行)、銅扣、灰陶罐殘片和五銖錢幣。

(圖/劉伯武)
相傳漢武帝時,驃騎將軍霍去病把匈奴逐出河西,漢王朝在河西邊陲設置郡縣,封在祁連山下漢陽大草原(今山丹軍馬場)的郡王選址筑城時,看中窟窿峽谷口有一山貌似鸞鳥展翼,有躍躍欲飛之勢,認為這里是鸞鳥棲息之地,乃為吉祥之象征,于是將此山取名為鸞鳥山,在山下筑起了一座鸞鳥城。鸞鳥城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是通往河西至青海的關隘要道,也是漢代皇族屯兵牧馬的要地。這座帶有幾分神秘色彩的漢代古城,雖然經歷兩千年風雨飄搖,遺跡至今輪廓猶存,為罕見的奇跡。

(圖/劉伯武)
鸞鳥湖四周水草肥美,繁花錦簇,菜花鋪金。中央映出一片水域,清澈如鏡,雪山倒映其中,朦朦朧朧,若隱若現,茫茫水面上波光粼粼, 湖水漣漪,為典型的“高峽平湖”,高原牧場,高山峽谷,景色十分宜人,是集自然與歷史的旅游勝地。

(圖/劉伯武)
窟窿峽在山丹馬場一場駐地的東南面,地貌奇特,在山峽的碧水草地間,每隔幾步就有一陷阱般的“窟窿”,清澈的水流穿行于巨石罅隙之間,響聲如樂,即使在沒有“窟窿”的河岸草地行走,也能聽見腳下的暗流在汩汩作響。每到夏季,窟窿峽滿山翠柏青松,野花繁茂,蝶飛蜂舞,幽靜可人,空氣中彌漫著青草的芳香,一條湍急的小溪在山谷間奔流而下。游客在其間,或悠然而行,或乘馬迂行,彩蝶相隨,涼風拂面,別有趣味。
大黃溝位于聞名遐邇的山丹縣馬場境內,在山丹縣城東南一百公里處,系祁連山北麓西大河流域一條南北走向的狹長溝谷,因盛產名貴中藥——大黃而得名。
這里山水奇特,風景宜人,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塊風水寶地,它曾使多少來往過客贊不絕口,流連忘返;也曾使多少文人雅士頓首慨嘆,振臂抒懷。

(圖/王超)
大黃溝的風光陰晴各異,晨昏有別,四時不同。
這里有看不盡的青山綠水,望不斷的白云藍天,聽不厭的鳥語蟲鳴,賞不夠的異獸珍禽。這里雖沒有一山飛峙的嵯峨雄奇,但它那層巒疊嶂,嶙峋起伏,林海蒼茫的氣勢,也足以使人們為之驚嘆。每當人們欣賞這氣勢磅礴的山水畫卷,解讀這壯懷激烈的邊塞詩歌時,無不對大自然造化的精美絕倫而扼腕贊嘆。

(圖/劉伯武)
槐溪小鎮,讓你擁抱詩和遠方的槐溪小鎮!來這里你不僅能夠領略祁連山的壯美,草原的寬闊,而且還能目睹萬馬奔騰,牛羊成群的壯美景觀!
說走就走,是一種生活心態。自駕旅行,最好的風景在路上!
雪山、草原、湖泊,這里就是古代皇家軍馬場!(山丹融媒 劉伯武)

(圖/劉琴)
在江南水韻中見證千年文脈——觀“長江下游文明特展”
遼寧入境游重啟 首個香港旅行團抵達大連開啟迎春之旅
全國人大代表哈能比 阿依薩:稅惠“春風” 為鄉村振興添動力
稅惠春風暖 黃精變“黃金”
“天宮”建成,中國人的千年“登月夢”還遠嗎?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十年成就展”開幕 現場開啟“太空之旅”
招人忙 用工旺 “春風行動”里聽信心
京西千年窯火重燃 四方協作在保護中傳承琉璃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