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鳴發布 2023-03-14 16:24:11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在精神層面最直觀的表現形式。如何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南寧市武鳴注重發揮文藝隊員、鎮村干以及鄉賢力量,讓文化成為美麗鄉村的靈魂。
鑄魂新時代 文藝勇擔當
“隊伍緊湊一些。各人打開手掌,兩邊胳膊微微八字張開,脖子往右扭注視前方……”近日,在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合美村的戲臺上,一位30多歲模樣、身材修長的女子,正在對在場排練的隊員們的舞蹈動作進行點撥、糾正。進行授課的是武鳴區文化館的文藝輔導員蒙雯青:“我每年50場任務,這是今年以來的第3場下鄉輔導。”
武鳴區有230多支業余文藝隊,近5000名文藝隊隊員,他們不少是“草根”,忙時下田干活,閑時上臺演戲,活躍在鄉村大舞臺,默默無為的為鄉親們送去歡樂。隨著形勢的發展,廣大群眾對文化有了更高需求,不少隊員希望得到專業老師的文藝輔導,以拓寬思路,提升演藝技能。為解決鄉下隊員的“喊渴”問題,以點帶面激活農村文化,用健康的文藝活動來充實大眾精神文化生活,促進鄉風文明、民風淳樸,武鳴區文化部門實施“提升全民文化素質”行動,結合各鎮文藝隊水平,自2016年來,每年均組織50名輔導員分成13組,以分組包鎮的形式,下到各村屯文藝隊“一對一”開展免費輔導。到2022年底,共開展 3500多場。
“骨干下基層,輔導忙‘說唱’,新風蕩鄉里,群眾心亮堂。”舞蹈、小品、相聲,隨著一場場文藝輔導培訓的進行,武鳴培養出一批批業務好素質高的基層文藝工作者,這些基層文藝工作者獲得“真傳”后,積極把文藝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民族團結、孝老愛親等鄉風文明的內容融進山歌詞里,或者編進其他群眾性文藝體裁中,在本村的文化活動中心表演,呈現給廣大村民,使群眾文化變得枝繁葉茂,極大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了群眾的文明意識,凝聚建設文明、美麗家園的強大力量。
干部勤牽線 “繪”聚正能量
從武鳴至太平柏油公路拐進慶樂村,在入村道路兩旁,一幅幅五彩斑斕的墻體繪畫,便躍入眼簾。
村干部有想法,掛村的鎮政府干部提議,最后太平鎮政府依托慶樂村紅色文化資源,統籌資金在慶樂村入村道路墻繪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和美幸福慶樂鄉村振興新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等四大組合畫面130余米,不斷以激勵慶樂村人民賡續紅色血脈,不畏艱難險阻,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而在武鳴區府城鎮四明村,早在兩年前,村里第一書記等就邀請志愿隊伍前來對村民的自家墻壁進行美化,最終共完成墻繪約100平方米,活靈活現的人物、維妙維肖的動物、栩栩如生的植物,內容包括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民族團結、移風易俗等。武鳴區兩江鎮英俊村岜旺屯是“首府南寧十大最美鄉村”,也是“四星級鄉村旅游區”, 該屯制作以忠孝禮義為主題的墻體彩繪23處,以墻為紙弘揚崇德向善傳統文化,推動向善向上鄉風成為群眾自覺自愿行為,使和諧鄰里、友愛互助蔚然成風。
武鳴區各鎮的掛村干部、村干部利用他們熟稔當地的人文歷史以及比廣大群眾更熟悉黨的方針政策的優勢,為凝聚村民們對共建美好家園的向往和主動創造美好生活的動力,他們牽線把彩繪搬上村民墻,通過一幅幅主題鮮明、色彩絢麗、富有生活氣息的墻繪,讓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將傳統文化元素融進墻畫,既賦予了鄉村新的面貌,還弘揚了傳統文化,傳播了正能量。”鄉村墻繪在武鳴壯鄉大地上百花齊放,村民們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文明意識,提升文化內涵,做到文化引領,鄉村增添了新活力。
最美是鄉音 “賢”力建家園
一場春雨過后,武鳴區馬頭鎮敬三村雅家屯的大明山駱越甜茶產業園里,一株株甜茶蒼翠欲滴。去年的三月份,該屯鄉賢倡議、組織愛心人士,幫助這里的村干、群眾,把一株株甜茶從山里移栽到產業園安家。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當天還齊心維修具有研究價值的古民宅。不久,指導修建傳統茶坊……如今,村各屯鄉賢倡建的文化、產業項目落地進展順利,敬三這個壯族古村落再呈千年風韻,一些外地游客不時慕名前來探秘,了解魅力無限的原生態歷史文化。
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武鳴區注重鄉賢培育及鄉賢的帶動作用,推行“鄉賢+”模式,構筑鄉村治理新格局。城區建立在外武鳴籍鄉賢人才信息庫,通過多種形式推動鄉賢人才回鄉。組織挖掘紅色文化、民族傳統文化和鄉賢文化資源,指導有條件的村屯打造“最美鄉賢村”“鄉賢+”模式示范村。自從2021年以來,每年超過6000名“新鄉賢”投身鄉村振興,他們利用村史室、道德講堂、文明實踐中心、公共服務中心等陣地,舉辦“鄉賢講壇”“鄉賢故事”“講鄉賢、學鄉賢”等活動,倡導移風易俗,推行村規民約,匯聚向上向善正能量,不斷感化教化鄉里。
“伏林村10組甘生華的兒子2021年結婚,請的親戚朋友不到3桌人,在家里辦喜酒,花費不到2000元。” 在鄉賢引導推動下,武鳴區雙橋鎮伏林村村民以文明節儉為榮、以大操大辦為恥,爭當鄉風文明的實踐者。2021年以來伏林村里紅事3例、白事6例都按簡辦原則,紅白事節約開支達20多萬元。
南寧云—南寧新聞網訊(通訊員 唐秋艷 林榮美 方海仕 盧美菊)
編 輯:周鐘虎
制 作:周鐘虎
審 核:黃 琨
向上滑動



即墨大鼓書非遺文化進大學開展展演活動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試點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
安徽宿松:三個“一步”扎實推進鄉村建設
關于人才振興,女性人大代表在兩會上提出了哪些“金點子”
【最美公崗】王洪霞:在平凡崗位上發揮光和熱 守護美麗鄉村
桂林市舉辦首屆“舞動鄉村振興”廣場舞大賽
凝聚鄉村振興的奮進力量(新語)
河北衡水市扎實做好“三農”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