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融媒 2023-03-21 11:30:12






解放思想 奮發進取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
——五論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加快推動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仍然在農村。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離不開產業帶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更少不了產業支撐。加快推動全市經濟綜合實力實現新提升,需要我們把產業振興作為重中之重,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發揮好自身優勢,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產業振興要堅持精準發力,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更多更好惠及農村農民。這一重要論述為我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解放思想、拓寬思路,緊密結合鄉村文化資源和發展基礎,因地制宜發展休閑旅游、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產業,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構建特色產業體系,不斷拓寬群眾致富渠道。
產業要振興,基礎設施建設要先行。基礎設施建設,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抓手,為產業振興提供有力支撐,也拓展出巨大的發展空間。我們要振奮精神,以務實舉措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健全基礎配套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基層黨組織是鄉村建設的領頭雁。產業振興同樣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我們要全面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抓實建強農村基層黨支部,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培育文明和諧鄉風,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作風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為產業振興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注入澎湃的組織動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和關鍵。始終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我們就一定能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為建設農業強國作出邢臺貢獻。(邢臺日報評論員)
邢臺市立足暢通經濟循環,以政策“組合拳”持續賦能特色產業
“強”特色產業 “活”縣域經濟
世界最大的方便面食品生產基地,我國最大的羊絨加工集散地,我國北方最大的電線電纜生產基地,我國最大的自行車零配件及童車產業基地,我國最大的寵物食品生產基地……這些冠以“最大”的基地都在邢臺。
邢臺市工業門類齊全,主導行業突出,20個縣(市、區)幾乎縣縣有特色產業,形成寧晉電線電纜、清河羊絨、隆堯食品、臨西軸承等46個特色產業集群,立穩了產業興市的“四梁八柱”。河北省107個省級重點產業集群中,邢臺市占據20個,數量居全省第二。
縣縣都有特色產業
近日,位于寧晉縣的邢臺鑫暉銅業特種線材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吊裝高鐵專用線纜。該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參與研發的“高速鐵路用高強高導接觸網導線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寧晉縣電線電纜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經過40多年發展,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電線電纜產業集群。該縣擁有電線電纜生產及配套企業2293家,產品占國內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清河縣享有“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的美譽,經過40多年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羊絨加工集散地、全國最大的羊絨紡紗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羊絨制品產銷基地,形成了從原絨采購、分梳、紡紗、織衫、織布到制衣完備的產業鏈條。
軸承,在業界被稱為“裝備制造業的心臟”,是裝備制造業中重要的、關鍵的基礎零部件。臨西縣的軸承產業起源于上世紀70年代,如今從業人員9.3萬多人,年生產能力8.1億套,產品涵蓋4000多個型號,遠銷東南亞、非洲、歐美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
為進一步做大特色產業集群規模,邢臺市提出實施產業集群倍增計劃,每個產業明確一名市級包聯領導,以產業集群突破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市特色產業集群營收在2020年基礎上翻一番,達到7000億元以上,力爭3至5年內打造3個以上超500億元特色產業集群,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實現突破。
“組合拳”持續賦能特色產業
縣域經濟發展將吸引科技、資本、產業等加快集聚流動,是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點。近兩年,邢臺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深化科技賦能、人才引進、標準制定、品牌建設、工業設計、質量管理、企業上市、“智改數轉”等產業集群發展路徑,強化部門服務保障,壓實干部包聯責任,以縣域產業集群突破推動綜合經濟實力提升。
實施“領跑者”企業培育行動,邢臺市對產業集群頭部企業加大幫扶包聯力度,幫助企業解決人才、融資、創新等方面具體問題;培育省級“領跑者”企業25家,積極推動形成“頭部企業(鏈主企業)+上下游企業”的產業鏈創新鏈生態圈,支持產業鏈橫向拓展、縱向延伸,向高端邁進。
在河北誠為軸承制造有限公司的智能生產車間,20多條自動連線設備正在高速運轉,穿梭于設備間的無人駕駛小車,運輸鐵屑和物料。作為臨西縣精密軸承產業的鏈主企業,誠為率先進行智能化改造,先后投資2億元建起智能工廠,生產效率提高20%,產能提升33%,產品利潤率提高2倍。
推動企業掛牌上市,近兩年,邢臺市在全省率先與河北證監局、深圳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資本市場要素與邢臺全面對接,加快優質企業上市融資發展步伐。
“技改+創新”,推動特色產業加速轉型升級。邢臺市大力實施技術改造,2022年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1.2%,拉動工業投資17.5個百分點。
創新驅動產業集群蓬勃發展
在位于隆堯縣的河北三廈廚具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火紅的鐵水注入模具,經過10多道工序80余道實驗檢測后,這些鐵鍋將出口北美、歐洲等地。
三廈廚具是隆堯縣灰鑄鐵特色產業集群龍頭企業、省級單項冠軍企業,通過攻關鑄鐵搪瓷炊具相關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填補了多項國內外技術空白。目前,產品在北美市場占有率超過50%,歐洲市場占有率達到40%。
小小的鑄鐵鍋走向全球的背后是持續開展技術創新所做的努力。三廈廚具專門組建技術研發部,2022年實施20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個,2000萬元以下技改項目30個左右,研發費用共計3600萬元。
如今,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正在成為邢臺市的科技創新高地。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賦予企業更大的研發活力。邢臺市全面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普惠政策,去年1086戶企業享受金額18.54億元,分別增長117.93%、296.35%。市本級全年投入科技計劃專項經費1100萬元,全市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9.6%,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7%。
邢臺市把科技特派員作為拓展產學研合作的橋梁和紐帶,截至目前,46個特色產業集群216家“領跑者”培育企業成功實現了科技特派員全覆蓋。
全市A級工業企業研發機構達到39家,數量全省第三,新建省級科技研發平臺13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8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025家,邢臺市被列入首批“科創河北”試點城市。縣域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寧晉、隆堯分別躍升至A、B類縣,11個縣實現位次提升。
數據顯示,特色產業集群對縣域經濟的拉動效應十分明顯。2022年,我市46個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營業收入4850億元,超百億元產業集群達19個,其中寧晉電線電纜、信都裝備制造、清河羊絨、沙河玻璃4個產業集群超300億元。(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 閆麗靜 周林)
來源:邢臺日報
責編 高遠
審核 李曉培
提醒:轉載請注明來源南宮融媒
本平臺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部分資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都來了 點個贊再走吧~~~

甘肅天祝:“十個再發力”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蘭州新區西岔園區調研觀摩天祝縣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
【村規民約】平谷鎮北臺頭村“巧”用村規民約打造民風淳樸、鄉風...
岑溪市做優“三個一”特色產業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位奇鎮:農文旅融合 持續“扮靚”和...
【“三抓三促”看山丹希望的田野】山丹:一棵西蘭花的全產業之路
【“三抓三促”行動進行時】大馬營鎮:精心建設美麗鄉村 著力描...
【媒體看山丹新甘肅】山丹:送法進馬場 為優化牧草產業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