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慶云 2023-04-03 10:03:21
慶云縣融媒體中心3月31日訊
近年來,慶云縣不斷強化生態保護意識,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努力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實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綠色獲得感、生態幸福感。
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近年來,慶云縣通過規范水源地保護區建設、強化水質檢測、完善預警監控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持續優化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候鳥棲息和繁衍創造了有利條件,現在,慶云水庫和雙龍湖水庫已經成為候鳥樂園。

“每年都有大批候鳥選擇在我縣水庫停留棲息,以往從2月開始,3、4月的時候是最多的,我們現在已經監測到了天鵝、東方白鸛、白鷺、綠頭鴨、鸕鶿、鳳頭?鵜等,鳥群的數字已經開始上升了,候鳥已經加快了遷徙的步伐,它們已經開始北歸了。”慶云縣水利局雙龍湖水庫管理股股長譚文亮說道。

△2月27日,慶云縣自然資源局自然資源保護監督股工作人員利用遠程監測設備對野生動物進行監測時,發現雙龍湖水庫內有100余只小天鵝在水面棲息,這群小天鵝是今年首批抵達慶云縣雙龍湖水庫的候鳥。

△3月9日,2只東方白鸛來到了雙龍湖水庫,在岸邊棲息覓食。東方白鸛是一種美麗而優雅的大鳥,屬于大型涉禽類鳥類,有“鳥界國寶”的美譽,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全球野生種群數量大約9000余只。
線上線下齊發力,共護碧水清流
為共同守護河暢、水清、岸綠、路順、景美的水岸景色,打通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慶云縣在率先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創新工作機制,在“慶云縣河湖長制巡河”App上推出電子巡河卡。

電子巡河卡的內容與名片版巡河卡一致,共設三大模塊,“巡河頻次”“巡河內容”“巡河發現問題解決措施”,將巡河卡電子化與巡河軟件融為一體,不僅方便易攜,而且使各級河長在巡河前重新熟悉工作重點與任務,提高巡河效率與質量。
“有了電子巡河卡,巡河更加方便了,只需打開巡河軟件,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巡河卡,各項內容一目了然,不用擔心漏掉巡河要求了!”慶云縣尚堂鎮鄉級河長馮雙雙說。

巡河卡電子化對全面實現電子化巡河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為推動河湖長制走深走實,慶云縣上線了河長制湖長制管理信息系統,各級河湖長運用APP認真開展巡河工作,實地查看河(湖)環境、河(湖)水質、河(湖)保潔等情況,并及時通軟件對現場發現的問題拍照上傳,推動問題迅速解決,實現河湖長效管護。
綠化提升扮靚“綠水青山”
自2021年起,慶云縣實施三年綠化提升工程,出臺綠化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規劃國土綠化空間“一張圖”。以村莊綠化為點、村間道路綠化為線、縣域綠化全覆蓋,實現城鄉綠化大提升。利用秋冬季節,對宜綠化的村莊邊角地、廢棄地、拆建地、街道、溝渠、街心公園、環村林帶用地的面積、地類,樹種需求、栽植數量等基本情況進行調查摸底,按照鎮駐地、村莊駐地及周圍、各類道路沿線等分門類編制綠化導則,明確地塊安排、樹種選擇、苗木規格等,由縣自然資源部門統一把關,規劃建設特色鄉鎮、特色村莊。

“實干才能將藍圖變為現實”。慶云堅持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以點帶面,帶動各單位采取多種形式,深入開展全民植樹,今年計劃植樹14余萬株,2600余畝,營造全縣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參與綠化的良好氛圍。

慶云縣堅持生態優先、適地適樹、以林促業的原則,統籌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充分發揮千年唐棗特色,進一步提升特色種植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程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不斷加強對兩河三堤省級濕地公園的保護管理,快速推進鄉村綠化美化工程,打造森林小鎮、生態文化村,讓人民看得見“青山”、望得見“綠水”,切實感受到造林綠化帶來的生態紅利。

三年綠化提升工程實施以來,慶云獲評省級森林城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9個行政村獲評省級森林村居等榮譽稱號。全縣已完成造林長度298.37千米,造林面積2625.5畝,植樹110萬株。
慶云縣將繼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緊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具有縣域特色的綠色發展路徑,努力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上獲得新成效,全力描繪“水清、岸綠、景美”的美麗畫卷。
供稿:慶云縣水利局 楊慧迪、縣自然資源局 李海英
“習近平高質量發展新論斷”系列之四:最終目的——人民幸福安康
我國完成首單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
以高質量公共文化服務增強人民精神力量
【光明論壇】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要堅持人民至上
總書記的“三農”情懷(總書記的人民情懷)
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最新發布關于印發加快建設京畿福地、老有頤...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人民論壇)
寧夏石嘴山市推進賀蘭山生態修復——礦山復青山 愿景變美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