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烏發(fā)布 2023-04-03 10:24:49





內蒙古印象
攝影展

攝影展現場。
光影之處,方寸之間,呈現的是內蒙古昂揚向上、感恩奮進的萬千氣象。4月的北京,春光明媚、萬物勃發(fā),在這個美好的時節(jié),“內蒙古印象”攝影展在中國美術館精彩亮相。

“延續(xù)不斷的山嶺、一碧千里的大草原、蒼茫的戈壁沙漠……這些曠世奇景與民俗風情的鄉(xiāng)韻、時代發(fā)展的樂章,今天都出現在由中國美術館、內蒙古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內蒙古印象’攝影展的展廳里,充分展現了壯美和美善美、可信可親可愛的內蒙古形象。”中國美術館黨委書記安遠遠在“內蒙古印象”攝影展開幕式上說。
攝影之美在于角度的捕捉與圖像的經營。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李舸表示,希望本次展覽不僅對內蒙古的攝影事業(yè)起到促進作用,更能將文藝服務于民的責任擔當推廣出去,繼續(xù)秉承初心,弘揚優(yōu)秀文化,與時代同行,為社會主義文藝事業(yè)作出更大貢獻。
此次展出的117幅攝影作品,是從區(qū)內外千余位攝影家、攝影愛好者的1萬余件作品中遴選出的精品佳作。隨著這些佳作,觀眾開啟了一段認識內蒙古、感受內蒙古、愛上內蒙古的全新之旅。
在“內蒙古印象”展廳,觀眾或細細觀摩作品,或一起合影留念,或舉起相機拍攝,無不贊嘆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

攝影作品《孔雀開屏》這幾天成了“網紅”,它不但出現在“朋友圈”里,也出現在北京市五四大街、美術館東街等街道上。在攝影師的鏡頭里,一棵棵高大的松樹就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絕美的意境,引得市民頻頻駐足。這幅圖片的拍攝者袁廣明在“內蒙古印象”攝影展現場介紹說:“這幅作品的拍攝地根河是全國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級市,興安嶺落葉松分布廣、耐寒強,鏡頭下它們就像一個個精神抖擻的士兵。”
內蒙古厚重的文化資源、壯美的自然風光為攝影愛好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素材,攝影師們潛心創(chuàng)作,精益求精,用光用影用情懷,記錄了新時代內蒙古廣袤大地上的美好圖景。
“內蒙古印象”攝影展展廳入口處,巨幅攝影作品《奔騰》成為游客爭相合影的“打卡地”。北京市民陳先生說:“十幾年前我曾到過內蒙古,在我看來,內蒙古的美是讓人震撼的,這幅駿馬奔騰的景象就是內蒙古美的最好注腳,我一定還會再去內蒙古的。”

這幅圖片的主角是蒙古馬,蒙古馬生活在蒙古高原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特殊的物種基因、嚴酷的生存環(huán)境和遺傳的多樣性,造就了蒙古馬耐寒、耐旱、耐力強的特殊屬性。“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賦予內蒙古各族人民強大的精神力量,并深深扎根于各族人民的奮斗歷程中。
內蒙古的魅力不僅僅是壯美的風光,還在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攝影展現場,一位小朋友拿出紙筆,現場臨摹起了《樂》這幅作品。她說:“我特別喜歡小動物,內蒙古的草原上有這么多動物,我要把它們畫下來給我的同學看。”
內蒙古的魅力還在于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這里“風”“光”無限好,“糧倉”“肉庫”“奶罐”“絨都”名副其實,“草原絲綢之路”和“萬里茶道”穿越歷史煙云,在“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中寫下濃墨重彩的華章。此次攝影展展出了很多反映自治區(qū)高質量發(fā)展的佳作。《綠色硅都》的作者孟和朝魯說:“這幅作品反映了自治區(qū)的新能源產業(yè)發(fā)展情況。能夠用鏡頭記錄內蒙古的發(fā)展和變化,更加激勵了我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我將繼續(xù)用鏡頭記錄內蒙古,用好的作品展示內蒙古,講好內蒙古故事。”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內蒙古印象”攝影展以攝影藝術作品為載體,生動反映內蒙古各族人民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努力完成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qū)”的火熱實踐,真切表達對偉大的黨、偉大祖國、偉大時代的深情禮贊。
內蒙古并不遙遠,毗鄰京津冀,內聯八省區(qū),外接俄蒙,飛機高鐵公路通江達海,歡迎天南海北的朋友共赴內蒙古,內蒙古將用壯美的風光、斑斕的色彩、潔白的哈達喜迎八方賓朋。


來源:內蒙古日報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西烏發(fā)布》官方微信
新聞回顧
→ 西烏旗總投資236億元!13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
→ 讓教育的陽光灑滿草原——西烏珠穆沁旗教育事業(yè)發(fā)展45年紀實
→ 多彩草原 美麗西烏


您的點贊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唐仁健在黑龍江內蒙古調研時強調 強化綜合性政策措施 著力推進產...
聲視訊蒙|內蒙古西烏珠穆沁旗:基層黨組織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內蒙古子匯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呼和浩特市首個“評定分離”...
內蒙古四子王旗:為糧食豐產豐收下好“先手棋”
河北臨西:幼兒“零距離”感受消防風采
內蒙古綠色優(yōu)質農畜產品集中亮相2023全國優(yōu)質農產品博覽會(深圳...
簽約200億元!預制菜“火車頭”廣東再現“潮起珠江”魅力
內蒙古推出15個春季網紅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