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3-04-03 14:43:11

食色生香,睢寧味道。
《拾味睢寧》
每周六晚,我們與同樣熱愛美食、
熱愛生活的您一道,
穿梭于睢寧的大街小巷,


或許是這山這水都和雞有關,嵐山當地的居民,也有著悠久的養雞歷史。養雞多,自然就會有不同的吃法。其中一種做法已傳承千年,那就是——嵐山燒雞。?

相傳,宋神宗熙寧年間,蘇東坡任徐州知州。黃河決口,蘇東坡帶人日夜奮戰,筑堤擋水。當時,在古彭徐州開飯店的任氏先祖,用祖傳秘方鹵制的燒雞慰問蘇東坡和抗洪軍民。眾人吃后,覺得味道鮮美,而且神清氣爽、疲勞全消,紛紛贊不絕口。蘇東坡揮筆寫下“雞美肋有味,肉盡骨留香”的贊語,并將其命名為“任氏元寶脫骨雞”。在《江蘇縣邑風物叢書·睢寧卷》中,亦有類似記載。
在我小的時候,上世紀八十年代,能吃上燒雞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往往在過節或是婚喪嫁娶等吃大席時才有機會一飽口福。燒雞作為大席涼盤中的大件之一,帶給了孩子們更多的美好。

嵐山燒雞做出好味道,首先是要選用山上散養的土雞。這些雞吃松子、喝泉水,和狗子賽跑,與花鳥為伴。故而體質健壯,肉質勁道。
宰殺、清洗、整形,每一只雞都要做到內外干凈,造型美觀。然后給雞的表面均勻地涂抹一層自制的糖稀上色。接著,把雞放進160-180度的油中煎炸,待雞的表面轉為焦糖色便可撈出冷卻。靜置1小時左右,就可以上鍋鹵制了。
要說這鹵制的過程是非常有講究的。以雞寶山上棗樹枝為薪,倒入流淌千年的雞寶泉水,加桂皮、良姜、草果等調料和16味中藥,蓋上傳統的竹胚,壓上用嵐山石頭特制的“石鎖”。大火燒開轉小火慢鹵,香料和老湯充分浸透每一絲雞肉。經過一夜,雞肉會充分吸收老湯的精華。一個盤子一個勺,左手貼、右手舀,鮮香四溢的嵐山燒雞就出鍋了。


“全么雞,誰買全么雞?”還記得小時候,總有個走街串巷的老頭兒,蹬著三輪車叫賣著。我總是疑惑,這賣的是什么?“全么雞”是個什么雞?

“雞胚蛋”,乍一聽有點膈應。誰曾想乾隆皇帝也對其贊不絕口。相傳乾隆下江南,途中遇盜與隨從失散,一人獨行至睢寧劉圩一帶。他又饑又渴,到一農戶家中暫且歇息。農婦家中貧窮,無以果腹,只好將雞窩里的孵雞蛋拿出來煮給他吃。看到熱氣騰騰的雞蛋,乾隆十分高興,剝開蛋殼卻見到了毛茸茸的小雞。餓得發慌的他顧不得多想,三兩口連毛帶骨地吃了下去。越吃越覺得滋味鮮美,又心中奇怪:這蛋有毛有骨,味道又如此獨特,在宮中也聞所未聞。他詢問蛋的由來,農婦便以實相告。乾隆拍手贊道:“這就是了,這蛋從母體新生,又得了母體的精氣,所以非同小可,真正稱得上是稀世珍寶!”從此,這道菜就在睢寧一帶傳開了。

現在,走街串巷的叫賣已經沒有了,燒雞也不再是解饞的稀罕物了。但一個個動人傳說,賦予了它們傳承的靈魂。
千年古都又現靚麗名片
廣州中軸上的千年綠洲——“農業文化遺產里的中國”大型直播活動...
云南南華:彝繡跨千年 繡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20分鐘道來千年古鎮白沙的前世今生
千年文物“出”泥成“蝶”
走,跟主播一起踏青尋芳!
在睢寧,他們一年四季有錢賺!
變廢為寶!來看睢寧這個村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