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宮融媒 2023-04-07 16:54:21




解放思想 奮發進取
聚焦主責主業,深入推動開放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
平鄉高新區:集群發展加速建設千億產業園區
開槽、綁筋、澆注……連日來,平鄉縣創銳科技有限公司兒童智能機器人及智能玩具生產項目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去年底開工時,水電路都不通,相關部門兩次召開現場會,很快解決了問題,項目建設得以順利推進。”創銳科技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趙宇說,按照目前建設進度,今年將完成部分投產。
今年以來,平鄉高新區聚焦主責主業,深入推動開放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著力招大引強,全面提升產業層次和產品附加值,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建設千億產業園區。
平鄉高新區把創新驅動戰略放在發展產業集群核心位置,積極構建以主導產業為支撐、企業為主體、人才為依托的創新型集群體系,支持龍頭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積極開展工藝改進、新產品研發。通過內育外引,做大做強產業規模,重點培育特色產業集群“領跑者”、專精特新“小巨人”等一批企業。
同時,建立人才“蓄水池”,及時匯總急需緊缺人才需求,持續加強與河北科技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天津自行車研究院等院校合作,推進中科院專家團隊進平鄉活動,引進高層次人才和高層次創新團隊,為創新提供人才支撐。
圍繞提升園區承載力,平鄉高新區對園區內閑置土地、供而未建、長期閑置的項目土地,嚴格按照項目退出機制予以騰退,探索從“供土地”向“供廠房”轉變新模式,讓企業實現拎包入住,減輕負擔。今年,將新建經七街等3條道路,改造提升強久路等4條道路,進一步完善路網建設,保障園區企業高效生產和運輸;全力支持便道硬化、污水雨水管網、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新型基礎設施等公益性項目建設。
圍繞提升服務效能,平鄉高新區著力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便捷政務服務,推動項目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當年產生效益。在綠色集約發展上,積極做好高新區重大項目與能耗雙控目標統籌銜接,推動能源要素向單位能耗產出效益高的產業和項目傾斜。(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高敏 通訊員王雨 焦俊菱)
提高行業準入標準、搭建科技研發平臺、深化校企合作——
廣宗經濟開發區:21條舉措促產業轉型升級
近日,在位于廣宗經濟開發區的河北天王自行車科技有限公司展廳里,兒童車、學生車、山地車、公路自行車琳瑯滿目,工藝技術等方面的創新無處不在。公司含有鎂合金材料的自行車占比達到50%。鎂合金材料主要用在車架、輪組和前叉等零部件上,強度大、重量輕,更容易創新造型。
天王自行車不斷創新,適應、引領市場需求的生動案例是廣宗經濟開發區推動企業創新、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自行車童車產業是廣宗經濟開發區的優勢產業,該區通過提高行業準入標準、搭建科技研發平臺、深化校企合作等措施,推動自行車、童車產業集聚、提檔升級,加快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立足加快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廣宗縣出臺開發區提檔升級專項行動方案,制定實施21條舉措,強化規劃引領和平臺建設,堅持科技創新和集約發展,充分發揮開發區產業聚集開放高地的作用。力爭2023年至2025年,廣宗經濟開發區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2%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20家增長到25家,在全省開發區發展績效考核中實現逐年位次提升。
鼓勵企業創新和項目引進,廣宗經濟開發區將加大對工業技改項目、小升規入統規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資金支持,持續落實小微企業支持政策、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六稅兩費”減免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在信貸授權、減費讓利等方面對開發區企業予以傾斜,下放貸款審批權限,降低開發區企業貸款準入門檻,并加大對企業上市前扶持力度。
聚能發展延鏈,該區還與天津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就天津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廣宗分會項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該協會將為廣宗縣自行車、童車、電動車產業精準提供招商信息,招引上下游配套企業,為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圍繞打造讓企業暖心舒心順心安心的環境,廣宗經濟開發區加快實施簡政放權,提升行政執法和園區服務效能。營造就業創業環境,為園區提供人力資源保障。設立開發區人力資源市場,建立區內企業用工需求臺賬,幫助入駐企業發布崗位供求信息,滿足企業用工需求。(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周林 通訊員王壘)
在全市建成3102個村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分類施策,精準幫扶,形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就業服務網絡——
市人社局緊盯重點群體力促高質量就業
“通過在社區開展的培訓,我學到了居家養老服務等技能,現在就準備到智慧養老服務中心去工作。”日前,寧晉縣上城嘉苑社區居民賀燕燕告訴記者,是縣人社局與社區聯合搭建起培訓、就業無縫銜接平臺,讓自己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
針對農村勞動力存在獲取崗位信息不及時、不充分,業務技能低等問題,我市積極搭建基層就業服務平臺,圍繞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用工需求和全市農民工外出就業意愿,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就業服務。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搭建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平臺204個。
大學生的待遇怎樣、每個月有幾天公休、崗位發展空間如何……不久前,在廣宗縣人社局舉辦的一次直播帶崗招聘會現場,直播間內的求職者與該縣牧原集團人事負責人張高坤進行實時交流。
“通過‘屏對屏’互動,可以讓求職者更直觀地了解企業相關信息,便于他們放心求職,同時也有助于我們盡快招到更多合適人才。”張高坤說。
我市聚焦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探索建立了“鄉村網點、企業訂單、直播帶崗、基地孵化、創業扶持、產業帶動、勞務協作、公益專崗”8種就業模式,取得良好效果。
信都區龍泉寺鄉前柳峪村自從開辦塑編噸包加工廠以來,市場好、訂單多,40余臺縫紉機每天“噠噠噠噠”響不停。“山區農村有了加工廠,鄉親們利用‘閑時’掙‘閑錢’,60多名留守婦女去年領了100多萬元的工資哩。”前柳峪村黨支部書記葛小軍說,如今,嘗到了“上班”甜頭的村民們干勁更足了。
為持續夯實擴大就業堅實根基,我市強化政策服務保障,在全市建成3102個村級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站,重點開展勞動力就業信息調查、崗位推薦、“一對一”幫扶,形成覆蓋市、縣、鄉、村四級的就業服務網絡。同時,將擴大就業與新業態發展相結合,為勞動力提供互聯網+羊絨制品、自行車配件、寵物飼料、工藝玻璃等網上創業就業平臺和培訓等服務,最大程度方便群眾擇業就業。(邢臺新聞傳媒中心記者馬維勇 通訊員呂會杰)
擼起袖子加油干
風雨無阻向前行

來源:邢臺日報
責編 徐莉
審核 李曉培
提醒:轉載請注明來源南宮融媒
本平臺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部分資源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來都來了 點個贊再走吧~~~

解放思想 奮發進取|平鄉高新區:集群發展加速建設千億產業園區
邢臺:循環經濟進入綠色發展“高速路”
搶抓新一輪經濟發展的商機,依托三才家具品牌核心優勢,創造事業...
弘揚“首戰精神” 勇做振興先鋒丨農行義縣支行助力肉雞養殖產業...
《人民日報》關注宜城小龍蝦產業 稻漁綜合種養為湖北一田多用增...
丘北龍溪村譚天富:枇杷產業致富帶頭人
寧遠黨建賦能鄉村產業發展
【深耕產業鏈條 聚力精準招商】孫國文帶隊赴上海、浙江開展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