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科右前旗 2023-04-10 11:26:12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伴隨泥土的芬芳,果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抽出了新的枝條。整地補苗、修建果樹、清理果園、除草補肥……到處可見“新農民”忙碌的身影,“從一棵苗到一杯果汁”背后是科右前旗賣好土特產、助力鄉村振興的奮進故事。

一棵棵果樹矗立于山間,淡淡的綠色散發著春天的氣息,在藍天的映襯下,一幅優美田園畫卷躍然眼前。誰能想到30年前這里曾是“風起明沙到處流、人跡罕至無人煙。”“科右前旗大石寨鎮生態溝原來就是一片荒山,道路崎嶇難行,爆土揚沙,一沒通水,二沒通電,條件特別艱苦。”從無路可走到如今的道路通暢,從禿山到林果山,從水土流失嚴重到防沙固沙。33年間的變化,大石寨鎮三星村村民孫顯富有著切身體會。
1990年,孫顯富做了第一個“開荒者”,在這里種下了“一片綠”,20多畝荒山成了他的“試驗田”,日復一日,春去冬來,第5年樹上結出了果子,他也收獲了“第一筆資金”。“那時候一斤沙果才賣兩三毛錢,雖然掙得少,但我知道自己選對了路。”在一次次走進書店買書籍,對照光盤學技術,請老師現場教學中,孫顯富明白了光靠一股子干勁是不夠的,要想果樹豐產豐收,科學技術是關鍵。他每天“耗在”生態溝,點著蠟燭,一邊看書學習理論知識,一邊對著果樹操作,當年便看到了碩果滿枝。30多年的認真鉆研、30多年的風雨不誤、30多年的執著努力,就這樣他成功的從“種植小白”蛻變為了“新農民”,承包的果園從20余畝發展到100余畝,種植的果樹品種從單一的沙果發展到如今的30余種。當前,三星村林果種植面積達8000多畝,年產林果1000萬斤,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從過去的“單打獨斗”到現在的“抱團發展”,三星村實現了集體增收,逐步發展成為大石寨鎮的林果產業龍頭村、示范村,走出了鄉村振興之路。

一枝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對于一名有著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孫顯富盡己所能帶動村民致富,引領“新農民”靠種植果樹增收。同村的王金財就是其中一個收益者,種植果樹不僅還清了外債,還有了積蓄。“我身體好的時候放點羊、種點地、打點零工,一年也就掙不到1萬元,看著左鄰右舍種沙果都掙了錢,我也種了20多畝荒山地,修枝剪叉、樹苗都是孫顯富給我整,每年收入兩三萬元。”
村里有了“果樹專家”,村民們對種植果樹的信心更足了,全村523戶家家戶戶都種上了沙果樹,坑地、洼地、石頭地種糧食顆粒無收,種果樹收入翻了好幾番,村民們靠著這個不起眼的土特產“發了家”。
“自從村里建了氣調保鮮庫,我們把商品果放在這里一兩個月,反季節銷售每斤最少翻2番。”三星村村民連連夸贊氣調保鮮庫是利民、富民的好工程。為了讓村民增加收入,科右前旗引進京蒙幫扶資金建立了氣調保鮮庫,在保證沙果品質、口感的前提下,錯開了銷售高峰,以“奇貨可居”占領市場,原本只能賣1元的商品果,經過“冷處理”,最多每斤能賣到5元,放大了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現如今,大石寨鎮的林果產業以三星、寶門、中興、福安村為重點輻射10余個村,鮮果供不應求,一車車的土特產走出山溝溝,遠銷北京、沈陽、長春、哈爾濱、深圳等地,沙果憑借汁多味甜打響了前旗土特產“名號”,成為百姓增收致富的又一“法寶”。
以自然山水為基地,依托區域生態環境特點,大石寨鎮建立了42000平集林果采摘、農產品銷售、游客休憩、房車停靠補給為一體的沙果旅游營地,逐步將雞冠山打造成為大石寨林果品種的展示平臺,實現了從育苗—種植—管理—采摘—儲存—深加工—銷售,走出了一條全產業“一條龍”發展之路。
科右前旗是沙果之鄉。林果種植分布在俄體鎮、大石寨鎮、科爾沁鎮、巴日嘎斯臺鄉等地,截止2022年底,林果總面積23萬畝,沙果面積10.55萬畝,全旗果農有4762戶,種植沙果面積90畝以上的規模化種植戶73戶,果農收益持續攀升。
“這個月餅酸甜可口,還特別有嚼勁兒,真的太好吃了。”在興安盟沙果節暨興安嶺上興安盟“小沙果大產業”產銷大會上,游客們對科右前旗的各類獨具特色的沙果產品贊不絕口。
近年來,科右前旗的沙果發展成了大產業,也成了“興安嶺上興安盟”的域牌形象的農特產品“代言人”。小小沙果如今已是百姓產業發展的富民果,是增收路上的幸福果。
目前,沙果產業已經形成果干、果脯、果汁、果醬、鮮果、沙果月餅等延伸產品,成為市場零食中的“香餑餑”,也讓農牧民嘗到了“綠色財富”的甜頭。隨著林果產業鏈不斷發展壯大,果品加工企業產品形成了以“甄好喝”等為特色的優質林果品牌體系。
“科右前旗將繼續以‘小沙果大產業’為核心,按照‘優品種、深加工、高研發、創品牌’的發展思路,持續加大林果領域重大項目引進力度,不斷完善拓展產業鏈條,全力推動‘小沙果’逐步成長為‘大產業’,努力將沙果產業打造成為我旗農牧領域的支柱型產業,打造成為群眾認可的生態富民產業。”科右前旗委書記孫書濤說。
不忘初心,砥礪前行,長路漫漫,未來可期。今后,科右前旗將打破以家庭為種植單位的傳統經營模式壁壘,按照“龍頭企業引領、合作組織帶動、能人大戶示范、集中連片發展”的思路,用大戶引領小戶,用銷量帶動種植,加大沙果優良種苗資金補貼力度,改善優質果品生產、加工條件,提高產業綜合生產和發展能力,打造沙果“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條,使企業穩步發展,老百姓走上林果產業發展的致富之路。2023年預計企業年產沙果干、果脯、沙果飲料等7000噸,年產值3000萬元,用新技術帶動新發展,探索直播帶貨等新興電商銷售和配送業務,推動果旅產業相融合,實現農工科貿旅一體、林業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發展目標,為鄉村振興“賦能”。
科右前旗融媒體記者:賀心欣 韓雙龍
一審:羅 璇
二審:趙宏偉
三審:白海順
編輯:胡佳慧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科右前旗融媒體中心
需要您的一個“在看”
社區聯動筑平臺,愛心澆灌太陽花 ——社區發展基金太陽花守護工...
國際問題專家:中法元首會談為兩國關系發展把穩大方向
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全國兩會精神看落實丨廣東:促開放、強創新、...
青島:城際區域文旅合作聯盟成立 搭建區域旅游發展新平臺
天祝縣躋身甘肅省2022年度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榜單
【全力拼經濟 聚力促發展】天祝縣發改局全力穩增長穩物價 著力推...
【一把手談發展】展現新作為 爭當排頭兵(23)
【全力拼經濟 聚力促發展】天祝:聚焦產業鏈強鏈補鏈 厚積經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