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樂陵 2023-04-11 14:15:27
樂陵,是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城。樂陵小棗也在悠久的歲月中沉淀出濃重的色彩。

據史料記載,樂陵小棗栽培從商周開始,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樂陵縣城東北有一株“老壽星”棗樹,相傳隋末農民起義軍羅成曾在此樹下拴馬歇息,清乾隆《樂陵縣志》記載:明萬歷十九年,樂陵知縣王登庸“教民樹藝,對民種棗,有過者課種棗,以贖愆,故邑多棗。”清代的樂陵即被譽為“斗地打石糧”、“一年頂三秋”的風水寶地。詩人吳泰龐詩中寫道:“六月荷花連水碧,千家小棗射紅云”。十分形象地描述了當時樂陵棗樹栽培的盛況和金秋季節成熟的棗樹掛滿枝頭的豐收景象。

如今在樂陵,1000年以上的棗樹近3000株,500年以上的棗樹有近1.5萬株,每棵古棗樹的身上都烙印著時光的痕跡。目前,全市棗樹總株數達2000多萬株,年產干棗1.8億斤,是全國最大的紅棗主產區之一。

樂陵小棗品種眾多,有金絲小棗、無核小棗、長紅棗、圓鈴棗、馬鈴棗、酸棗、鈴棗、婆棗、梨棗、磨盤棗、龍爪棗等23個品種,其中“皮薄肌豐、核小肉厚”的金絲小棗占80%以上。而這也是“中國金絲小棗之鄉”、“中國金絲小棗產業城”、”百里棗鄉“名稱的由來。
近年來,樂陵依托2000多萬株、50多萬畝棗林做文章,開辟建設了名人園、結義園、母子樹、觀棗塔等10多個景點景觀,搜集整理了100多個典故與故事,拍攝了10多部影視片,譜寫了“棗歌曲”。

一年一度的小棗節,是樂陵傳播棗文化的重要方式。從2006年開始,樂陵在小棗節期間滲入文化元素,組織開展“知名作家小棗文化采風”、“全國媒體看樂陵”、“‘棗鄉情’圖片展書畫展”、“唱響樂陵”、“小棗經濟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等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此外,還有紅棗暨健康食品產業博覽會、調味品產業博覽會等活動。這些獨具特色的品牌性節慶,不僅迎接過數以百萬計的游客,也帶動了一系列項目的發展,為做強棗經濟增添內生動力。

做足關于棗活動的同時,樂陵還通過發展旅游,豐富棗文化底蘊,促進文化與經濟融合。聯合省內外10家旅行社,開辟8條旅游線路,組織了“棗林紅色游”、“棗鄉生態游”、“古樹圣果采摘游”等游樂項目,每年吸引游客30多萬人次。

現在的樂陵小棗知名度已經走出了國門,樂陵棗產業被賦予了除了產品之外,更多的文化內涵。
在樂陵,正在上演著一出獨具特色的“棗鄉文化大戲”,令這片區域之上的棗香,飄出了山東,走向了世界。
來源:新黃河·濟南時報
《班超》歌舞劇即將亮相首屆新疆文化藝術節
國家部委聯合發文:茂名月餅產業列入重點地方特色食品產業集群
【全力拼經濟 聚力促發展】天祝:聚焦產業鏈強鏈補鏈 厚積經濟發...
【奮進新征程 創造新偉業】天祝:聚力產業興旺 賦能鄉村振興
緬懷革命先烈 傳承紅色基因 李大釗紀念館清明迎來參觀熱潮
清明寄哀思 傳承先烈志
【森愛咸豐馬上出發】世界文化遺產地——唐崖土司城址邀您品味唐...
敦煌研究院:學習全國“兩會”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