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發布 2023-04-07 17:05:53
來咸豐
世界文化遺產地
唐崖土司城址
不可以不去
沿著倒流三千里的唐崖河
漫步于曲折的明清石板路
一座雄偉的城池出現在你眼前
一段久遠時光的故事正等著你打開
……

唐崖土司城址是中國第48處,湖北第三處,恩施唯一一處世界文化遺產,位于恩施州咸豐縣唐崖鎮的唐崖河畔,是土家族著名首領覃氏土司的治所,占地74萬平方米。


(資料圖片)
唐崖土司城址始建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廢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共歷時元、明、清三代381年,16代18位土司,曾是方圓600平方公里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如今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土司文化遺址。

(吳洋 攝)
城內鼎盛時期有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至今院落基址清晰可見。現存主要有“荊南雄鎮”牌坊、石人石馬、張王廟、衙署區、大寺堂、采石場、橋上橋、中街、七十二步朝天馬、土司墓葬等重要遺存。

(資料圖片)
搭臺、唱戲、謝幕
一出土司的大戲
在城中從元朝一直演到清朝
唱了381年
興起、繁華、落寞
一座古城穿越600年歷史風云
銘刻下了一個王朝的傳奇史詩
唐崖土司城
是一座城市形態和功能格局
保存最為完整的土司城址
是一座見證土司制度興衰史
和土家族斷代史的博物館
“荊南雄鎮”牌坊

(資料圖片)
唐崖土司城址現存唯一完整的地面建筑,該坊通高7.15米,面闊8.4米,四柱三門三樓式,全石仿木構,是唐崖土司城的標志性建筑,也是現存土司遺址中等級最高、體量最大的禮制性建筑。




(資料圖片)
明天啟四年(1624),為表彰土司覃鼎參與平定“奢安叛亂”所立戰功,由四川巡撫朱燮元奏請明朝廷敕建,坊名“荊南雄鎮”和“楚蜀屏翰”由明熹宗朱由校手書。
張王廟

(資料圖片)
又稱張桓侯廟,主祀三國名將張飛。始建于明萬歷辛亥年(1611),清乾隆、光緒年間重建,三進院落布局,現僅存建筑基礎和一對石人石馬,石人石馬造型奇偉雄觀,惟妙惟肖,堪稱明代石雕的典范。


(資料圖片)
土司墓

(資料圖片)
土司墓位于唐崖土司城內西北部,建于明洪武年間,為第二代土司覃值什用之墓,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半地穴式石室墓,平面呈八字形,由祭臺、墓室、封土組成,墓室為五柱四間,正面為仿木構重檐式,檐下雕飾斗拱,是目前已知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形制最獨特的土司墓葬。


(資料圖片)
夫妻杉

(資料圖片)
又名“玄武杉”,位于城址西面玄武山頂部,共有兩株,樹齡超過400年,相傳為土司覃鼎夫婦所植。棵圍約5米,高約44米,冠幅225平方米,兩樹枝干連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攜手,是唐崖土司城址自然景觀的象征和標志。

(資料圖片)
如今
在這里
您可以觀賞到巴楚建筑的工藝神韻
品味土家土司的傳奇人生
體驗古老淳樸的民俗風情
感受到“一日穿越千載,一圈走遍土家”的美好神韻







(資料圖片)
沿著古老的石階拾級而上
體會古時中央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
“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管理智慧
回望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
感悟民族魅力
聆聽“荊南雄鎮”石牌坊帶來的土司榮耀
感受昔日盛況

(資料圖片)
游覽線路
1、碗廠溝—張王廟—東城門—展示館—牌坊(衙署區)—土司墓—服飾館—大寺堂—采石場—第一下河道(返回)

2、碗廠溝—張王廟—東城門—牌坊(衙署區)—土司墓—服飾館—大寺堂—采石場—現場展示館—第一下河道(返回)
游覽時長
2-3小時
自駕游線路






(資料圖片)
春 始于花開
夏 盛于翠青
秋 行于多彩
冬 看于雪白
來唐崖土司遺址景區
一日穿越千載,一圈走遍土家

部分圖片來源:唐崖土司遺址景區
【森愛咸豐·馬上出發】多元文化潤荊南
【森愛咸豐·馬上出發】生態咸豐歡迎您
“花開新時代·魅力新柏鄉”優秀攝影作品征集活動開始啦!
光影中感受魅力內蒙古
周末出發!踏青尋味 喜上“莓”梢
記者走基層 以蟹為媒 咸豐探索農旅融合新路
咸豐奏響文旅復蘇曲
咸豐縣28萬畝茶園陸續進入采摘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