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睢寧 2023-04-14 15:30:05
黨的二十大和全國兩會提出,
要加大鄉村振興,
多渠道促進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
如何用好用活鄉村振興各項惠農政策,
撬動社會各方資金、
信息、技術等資源力量,
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睢寧融媒系列報道“振興有路”,通過探訪縣內在村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方面比較有代表性的村(社區),展現鄉村振興新成果。
今天跟著睢小融一起走進第九站 古邳鎮呂集社區 對一些位置偏遠或受規劃限制、村內資源匱乏、發展空間較小的村,通過爭取財政和單位幫扶資金,依托各類園區、開發區、鎮村聯合發展平臺等要素資源,跨區域異地興建或購置店面、廠房、市場等經營性資產和共建園區,采取租賃、合股、經營等方式獲取穩定收入,實現利益共享、多方共贏。 近年來, 古邳鎮呂集社區按照 “建基地、搞加工”的發展思路, 大力推進產業布局, 不斷拓寬集體增收路徑、全力促進農民增收, 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這里可以安裝兩條生產線,那邊可以當做倉庫。”4月10日上午,記者在古邳鎮呂集社區新建標準化廠房里見到了該社區黨支部書記呂立宇,他正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謀劃新廠房投產使用前的準備工作。 “我們社區準備利用這座新廠房成立紙箱廠,5月安裝設備,目前廠房正在驗收階段,這座600平方米的標準廠房是鎮政府為我們社區爭取扶貧資金建設的扶貧項目。”呂立宇告訴記者,當前開辦紙箱廠已經萬事俱備,只等設備到場了。 據了解,紙箱廠不僅可以帶動剩余勞動力就業,同時也能增加社區集體經濟收入,為了紙箱廠能夠盡快投產見效,社區居民還自發捐款為紙箱廠鋪設了一條水泥路,方便產品和原材料進出。除此之外,該社區還依托位于睢寧高新區的睢谷科技園平臺實現廠房租賃收入,這兩項就能為社區實現超20萬元的創收。 在紙箱廠不遠處,一座座嶄新的兩層居民小樓矗立在社區東部。小區目前正在進行綠化工作,不少居民已經搬進新房,這里的居民不僅可以沿街做生意也可以進廠務工。 “我們剛搬進來,還包了水餃吃,慶祝住進新房。等紙箱廠開業了,我們就能去上班了。”古邳鎮呂集社區居民李蓮花笑著說,自己馬上就能成為上班族了。 有了新房和新廠,古邳鎮呂集社區在農業發展上也沒有滯后。因位于黃河故道北岸,社區里河灘地發包也是創收的主要項目之一。得益于優質的黃河故道水質,這里已經形成近百畝的蓮藕基地。 同時,因為黃河故道流經該社區長達十里,社區也因勢利導提出打造“十里黃河十里果”的美好愿景。果樹種植戶張建民就是其中的一戶,3000株梨樹經過三年的成長,梨花花開正艷,有望今年實現掛果豐收。目前他正在梨樹地里建設防鳥網和拉枝工作,為秋天豐收打好基礎。 “這里的土地原來是飛沙地,社區給我們果園大力支持,幫助我們改良土壤。從今年開花情況來看,梨樹有望豐收,估計每棵樹都能結七八十個梨,相當于一棵樹上就‘掛了一張紅票子’。”想到快要見到“回頭錢”了,張建民喜笑顏開。 呂立宇告訴記者,下一步社區將加大土地流轉,依托黃河故道河灘地,打造果樹種植呂集模式,帶動村民就業,增加集體經濟收入。 “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我們將依托黃河故道以及324省道獨特便捷的交通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優美的環境優勢,壯大產業,多元發展。相信呂集社區將不再給人一種偏遠的印象,而是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呂立宇對呂集社區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村集體如何增收?睢寧這位“第一書記”有想法!
開直播、簽平臺……來看看睢寧本土“網紅”!
展示科創硬實力!楊凌這個項目每小時產20噸智能種子
拾味睢寧|這道菜,是貂蟬和小編的最愛……
睢寧這個村的稻田,除了種稻子還能……
增收有“三駕馬車”!睢寧這個社區想不富都不行~
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出爐 你的工資不能低于這個數
首季開門紅!這個春天,茂南制造業生機盎然